嚯!哈!
“立正……稍息!”
“請長官訓話!”
兩排士兵站的筆直,經過半個月的佇列訓練,加之以合理的營養調配,堅持不懈地跑步游泳,眾人的精氣神有著天翻地覆的變化。單從外表上看,已經可以算是真正的戰士了。
“首先恭喜大家,加入了我們這支優秀並且偉大的隊伍,這將是你們一生最值得驕傲的事!”
方景楠微微一笑,一點都不介意這句套話上次已經說過一遍了。
方景楠大聲道:“聖人曾說:一個人的偉大不是偉大,一群人的偉大才是真正的偉大,而你們,就是聖人所說註定偉大的人。”
“因為……”方景楠把聲音拖的很長,“你們是團結的人,是勇敢的人,是為了兄弟可以豁出性命的人。”
一頓,方景楠大聲問道:“對不對?”
問題來的有些突然,眾人參次不齊地應道:“對!”
“大聲點回答我,對不對?”方景楠再次大吼。
“對!”
“再大聲點,對不對?”
“對!”
聲音震耳欲聾,方景楠滿地點了點頭,“解散,吃飯!”
……
例行的訓話說完,方景楠便馬不停蹄地趕到陳家村,最近他快忙瘋了。就連張守仁來信,讓他抽空去蒲田張氏一趟,大同鎮圖說借與他臨摹一份,他都抽不出時間。
那天各村裡長會議之後,交易是達成了,但事後的對接工作,繁瑣到無以加復。
這時候方景楠發現,陳山材這個看著精壯但性格有些膽怯的陳家老二,在操持起田裡那些事時,辦的是井井有條,效率極高。
他先是根據村裡的田地分佈狀況,合理的分成了六塊小區域。然後給每個小區域提供一頭牛以及種地所需的各類器具,而這些器具是大家一起使用的,在這塊小區域裡沒有誰家的田地一說,都是集體的大家的。
這樣的好處非常明顯,原本只有幾畝田地,種完就沒事幹的佃戶可以在整個播種期都有活幹,耕地、育苗、插秧等各個階段的農活都不會耽誤,錯過了時節。
方景楠有些驚奇,這明明就是集體農莊的概念呀,現在竟然就已經有了。
一問之下才知道,陳有富老爺對田裡的事是從來都不管的,一直都是陳山材在弄。
這個陳家老二人比較善良,看到自家佃戶經常因為沒有耕牛,翻田除草的時候一干就到天黑,有時候幹不完還會影響後面插秧的活計,便想著如何可以讓大家都有耕牛可用,慢慢的,物資器具集中使用的辦法便形成了,再後來他發現,把人力集中起來幹一件事往往會幹的又快又好。
於是,這個初級版本的集體農莊便出現了。
只是方法是好,其它村子裡的人並不太能理解,需要懂的人去指導工作,合理分配以及協調指揮,這活一般人幹不了,不僅要懂得如何操弄,還得有一定威嚴。
於是,方景楠這個人才便被陳有富抓了壯丁,來回奔走在十里河畔的十多個村頭田間。
做為回報,財大氣粗的陳老爺答應,安民墩那些戰士的吃食他給包了,甚至每天還增加一兩肉。
如果僅僅是這樣,方景楠也認了,反正騎著馬,各村之間也不算遠,到也趕的過來。
可陳有富這個萬惡的地主老財,還把打造壓水機頭的事情再次按到了他的頭上。
陳有富這次請來了好幾個鐵匠,一起打造壓水機。
不但如此,陳有富甚至提出了一個用大竹子代替鐵管的方案,反正只是起一個傳輸井水的作用,鐵管和竹管效果一樣,無非就是使用年限的問題。
陳有富陰側側地說,先把前面幾年渡過去,以後的事以後再說嘛。
經過兩人討論驗證,發現管道的兩頭用熟鐵打製,中間部分使用竹管代替完全可行,就是水流會小一些,在這陳老財主看來,完全不算事。
如此一來,打造一口深水井的成本,在排除人力以外,只需耗銀五兩。
這個成本用來灌溉田地,幾年就可以收回成本,而且還可以增加糧食產量,養活更多人,絕對可以大力猛搞啊。到時候雲岡堡周邊處處有水井,到處都是良田,與乾旱說再見,莊稼全都大豐收。
可惜現實是殘酷的,方景楠這個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半桶水手藝人弄了個烏龍。方景楠以前在農村用那壓水機時,確實就是感覺這水用不完,隨時壓隨時有。這是因為家用耗水量不大,你用了一些,水井又慢慢蓄一些補充回來。
可這畢竟只是口井,水量再豐富那也不是河,用量一大必然水就沒了,需要一整天的時間慢慢再蓄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