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始至終,他都不回頭看子靈一眼!
子靈的心拔涼拔涼的,尷尬地站在原地,緊緊捏著空杯,心如刀割般疼痛。
然而,她很快調整好情緒,面浮淺笑,服身道別:“子靈身子不適,先行告退。望皇上恕罪。”然後,她決絕地轉身離去。
身後傳來淑妃的冷嘲:“想起除夕家宴時,妹妹的箏彈得可真是好。今兒怎麼就急著走呢?也不給大家彈一曲。”
那個可惡的女人!她這是在提醒她的“今非昔比”嗎?
子靈只當沒聽見,走到柳青石桌案邊,輕笑著對柳青石說:“柳御史真是教女有方啊!淑妃姐姐不僅貌美,還德才兼備。有這樣的女兒,柳御史真是好福氣!”
柳青石的臉紅一陣白一陣的。
子靈翩然離去。
子靈和德妃慢慢地走在回宮的路上,玉兒已經困了,筱如抱著她,她趴在筱如的肩上睡覺。
路上,子靈向德妃道謝,只是絕口不提席間尷尬的小插曲。她想,他真的有那麼恨她嗎?否則,何至於如此讓她顏面掃地?
想起來,子靈就心痛。
不過轉念一想,一個大男人,因為一個女人的無心之言而記恨這麼久,想來真是可笑!
子靈忍不住輕笑,德妃疑惑地問:“妹妹笑什麼?”
子靈說:“沒什麼,只是想起席間淑妃講的一個笑話。”
德妃不屑地說:“淑妃還會講笑話嗎?我看她本身就是一個笑話。”
說完她們忍不住笑了起來。
冷月宮門口,子靈和德妃道別後,子靈慢慢地走在回宮的路上。
忽然,她不想回永樂宮——那個豪華的囚籠了,她想回家,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想攜一卷書浪跡天涯,想倚天仗劍快意恩仇。然而,要怎樣才能出得宮去?子靈知道,出宮簡直比登天還難!或許,她此生都逃不出這巨大的牢籠了,除非她死!
抬頭看天空中,元宵節的月亮圓如銀盤,滿地清輝似李白床前的霜,散發著淡淡的思鄉愁緒。
對月夜琴幽。冷月宮裡傳來悠揚的琴聲,是古琴,一曲《高山流水》。
子靈停下腳步,在宮牆下靜立,認真地聽那巍巍高山和淙淙流水,琴聲裡透露出的“知音難求”和“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孤獨深深地感染了她。
她似在自言自語,幽幽地問:“這是誰的琴聲?如鳳求凰,如子期望伯牙。”
筱如說:“回娘娘,這是容嬪娘娘的琴聲。她的琴彈得可好呢!”
原來是她!子靈的腦中浮現出在薔薇花叢中穿梭的俏麗身影,和一雙淡如秋水的明眸。
也只有這樣的女子,才彈得出如此美妙的琴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