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兩者間還有迴旋的餘地,只要霍去病能收斂一點自己,只要他能不那麼強勢,只要他的威望能漸漸弱小,劉徹也不會拿他怎麼樣,還會一如既往的信任他,畢竟匈奴還未滅啊,劉徹還需要霍去病繼續為自己衝鋒陷陣。
可......收斂?不強勢?那還是霍去病嗎?
劉語蘭,平陰公主,或許,關鍵時刻,只有她才能拉霍去病一把。
相比如霍去病和漢武帝之間驟然爆發出來的矛盾,雖然激烈,但還有迴旋的餘地,可有一方......卻不再有任何迴旋的餘地。
.......
大唐。
公元683年,唐高宗李顯駕崩於貞觀殿,享年五十五歲。
高宗去世,大唐上下一片哀嚎。
憑心而論,李治為人可能軟弱了一點,沒有乃父世民之風,但他卻算得上是一位合格的守成之君,依靠先皇李世民為他打下的根基,李治順理成章的於在位期間做出了一番貢獻,不論是政治經濟軍事還是外交方面,大唐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當然了,如果不算黃小偉他們那次率軍圍攻長安,李治稱得上半個明君,可他的為人懦弱,優柔寡斷,卻是不爭的事實,武則天,就是其中最好的證據。
帝后爭鋒,前者被後者打的滿地找牙,到了李治晚年的時候,大唐的朝政幾乎都被武則天一人所把握,而武則天后來所行之事,也讓李治的身上有了洗不淨的汙點。
李治臨死前的那個晚上,他先是在貞觀殿的病榻上叫來了武則天和太子李顯,彌留之際,李治沉重的拉過武則天的手,告訴武則天,自己走後,你一定要好好輔佐太子。
武則天笑呵呵......啊不對,是淚眼汪汪的答應了李治,陛下放心,臣妾定不辜負陛下囑託。
李顯也趕緊按照事先排練好的,哭得可傷心了,一個勁的嚷嚷著父皇別走,兒臣不要皇位,就要父皇。
李治安撫了幾句,就讓他們母子二人退下了,隨後又傳召朝中的重臣話別,這都是常規的,一般老皇帝臨死之前,都必須跟手底下的大臣們串串氣,讓他們日後好好輔佐太子,太子有什麼做的不對的地方,你們一定要提出來,爭取讓咋們大唐更上一層樓。
臣子們一個個也是哭得淚流滿面,告訴李治,陛下您就放心吧,老臣們絕對會好好輔佐太子殿下。
跟重臣們說完了,李治又召見了自己其他幾個兒子,告訴他們,你們雖然無法繼承皇位,但這大唐的天下終究是咋們李氏子孫的,你們要好好輔佐你們的皇兄。
用了沒多長時間,李治就把該見的人都見的差不多了,但還有一人他沒見,直到最後一位皇子離開了貞觀殿後,黃小偉終於走了進來。
不管怎麼講李治也算的上是黃小偉的一位故人,於情於理他都該來送送他,送送這個被自己欺負了十幾年的倒黴皇帝。
......
李治此時已是彌留之際,但大概是因為迴光返照的緣故,躺在病榻上的他看起來並不是那麼的虛弱,也並沒有到了連話都說不了的地步,臉色反而還很紅光。
看見黃小偉走進貞觀殿,李治居然還從病榻上坐了起來,黃小偉直接懵了,然後嘴欠的喊了一句,“你還能動彈啊?”
李治靠在了病榻邊上,劉洪公公趕緊給李治拿了個墊子靠著,聽見黃小偉那句不著調的話,李治不由露出了一絲苦笑,心中暗暗道,這人到底哪裡厲害,平日作風跟個市井流氓無疑,怎麼就會有那麼大的力量,那麼大的機緣呢?唉......這人和人的命,當真是不一樣啊。
李治苦笑一聲道:“老師,學生時日不多了,這大概就是迴光返照吧。”
黃小偉點了點頭,徑直坐在了李治的床榻邊上,瞧著眼前這位生命無多的老皇上,黃小偉咋了咋舌道:“你這就要過去了,有什麼話要跟我說啊?”
李治搖了搖頭笑道:“老師,這些日子來,學生每每都會想到曾經的那些人和事,今日在看到老師,學生心中也是不免感嘆一句,你我師生相逢於十五年前,可現在的我已是老邁不堪,但您仍舊是這般的年輕,學生知道您定不是常人。”
黃小偉受不了李治說話彎彎繞繞,擺了擺手道:“有話你直說,別老這麼虛了冒泡的。”
李治尷尬的笑了笑,隨即道:“既然老師都這麼說了,那學生也不客氣了,老師,學生知道您不是常人,三年前,學生就曾希望您在我走後照料照料大唐,當時老師可是一口答應了,但學生現在還想問一句,當年的承諾是否作數?”
黃小偉沒管李治話裡的其他東西,反而是說了一句,“三年前?我靠,我兒子上個月剛過完百天啊,這四個月的功夫,你這三年就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