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皇帝朱允炆,朱元璋最喜歡的孫子,朱棣也就是從自己這個侄子手裡奪來的天下,所以現在的他收斂一點也是正常,畢竟他老爹沒找他算賬,就已經很不錯了。
至於其他的皇帝就更好辦了。
打個比方,朱棣的兒子是皇帝,朱棣都不敢嘚瑟,他兒子敢嘚瑟?
朱棣的兒子也不敢嘚瑟,朱棣兒子的兒子就敢嘚瑟?以此類推,一直到崇禎那裡,基本上所有的明帝都是一樣,表現的非常謙卑。
只有一個傢伙比較另類,手裡拿著個小刀,對著一塊木頭專心的雕刻著......也不管身旁的那些人都是誰,理都沒理。
也就剛來的時候去跟朱元璋打了個招呼,給朱元璋整的十分納悶,心說這是誰家孩子,咋傻乎乎的,就知道做木匠活兒?
明朝都是這樣,那宋朝和漢朝也是不例外了,集體變身乖寶寶,裝的跟個人一樣。
畢竟後世的那些皇帝們,有幾個沒幹過什麼虧心事兒啊,就怕老祖宗跟他們算賬,
所以現在大帳裡,真正有著話語權的,只有七個人。
秦始皇,第一個吃螃蟹的,身份還是在哪兒擺著的。
劉邦,漢朝開國皇帝,本來他也算是這大帳裡的前輩人物了,可一聽說眼前那個吊的跟個二五八萬的年輕人叫嬴政後,立馬是多遠躲多遠。
跟人交談也只敢告訴人家他叫劉季,反正在場的也沒幾個歷史白痴,劉季就是劉邦,這種事情所有人還是知道的,但他還是比較低調,生怕秦始皇把他嚼吧嚼吧吃了。
在一個就是劉秀,他比較幸運,老祖宗劉邦怕被秦始皇弄死,他可是什麼都不怕,大大方方的跟人交談,身後跟了一票東漢皇帝,不過這裡面有一個人比較完蛋,看見曹操嚇得差點跪下去,看見劉備.......
害怕倒是不至於,但就是有點咬牙切齒,話說劉備也是真夠厲害的,當年的衣帶詔,基本上除了漢獻帝外所有人都死了,就他活的好好的,後來還當了皇帝,不得不佩服老劉生命力之頑強。
還有倆人分別是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以及朱元璋,身後都跟著一大票的皇帝,這會兒正在跟劉備曹操進行友好會晤,他們都是屬於後來者,劉備曹操的名聲這些人也不是沒聽說過,可以說他們私下裡也沒少討論這倆人。
當然了,偶爾也會罵罵,說他們辦事怎麼怎麼樣不地道,怎麼怎麼樣下流,告誡自己的子孫,千萬別學那倆人,那就是倆個老王八蛋。
但他們還是在得知劉備曹操身份的第一時間,便拉著倆個老頭開始攀談,言語中非常謙卑,完全看不出他們身上那霸氣到了極點,幾乎都算是蠻不講理的模樣。
這個道理很簡單,就跟現在的噴子,在見到自己一直辱罵的明星後,你覺得他是當著明星的面繼續罵的可能性比較大,還是臭不要臉的湊到人家眼前,要簽名,要合影的可能性比較大?
劉備曹操就很符合這種狀態,事實上在場絕大多數皇帝,在活著的時候便沒少議論劉備曹操,一些難聽的話,更是數不勝數,但真當大活人站到他們眼前的時候,這些皇帝立刻擺出了一副晚輩的姿態,向劉備曹操行禮。
現在基本除了李唐皇室外,所有的王侯將相都來到了魏蜀大營。
而李唐皇室則是.......
........
血與亂所鑄就的戰場上,李世民離著老遠就看到了自己的父親,此刻快步來到了李淵的面前,彎腰拱手道:“孩兒見過父親。”
李淵望著年輕的李世民,神色頗為複雜,注視了李世民許久,最後所有的一切都化為了一聲長嘆,過去的就讓他過去的,畢竟世民也是個好皇帝,這就足夠了。
李淵扶起了李世民,摸了摸自己兒子那俊秀的臉龐,父子二人便聊起了天,在得知了眼前這人就是太宗皇帝李世民後,在場的所有大軍,後代皇帝,都開始朝李世民行禮,這可是正兒八經的老祖宗啊。
李世民則是有點發慌,不明白這群人到底是在幹嘛,雖說之前李老四已經把天道消除的記憶,重新還給了李世民,但他現在還只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一個正在執行造反大業的有為青年,他還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日後會發生什麼。
就在這時,一聲呼喊在李世民的身後響起。
“父皇!”
分割線,小偉說實話,我想讓第二卷以三百張的結尾,可是總感覺有些夠嗆,哎呀呀,算了,寫到哪兒就算到那兒吧,反正第三捲開始我就又要回歸第一章了。
繼續感謝潔癖兄弟的八元紅包,對了群裡已經有十二個人了,新加群的倆個兄弟姐妹,分別是覆水難收兄弟,還有凌羽翼妹子,小偉謝謝倆位的加群,同時也希望更多看小偉書的人能加群。
小偉懇求,跪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