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王楚尋仙,則奉命前往海外,尋找鎮壓國運之寶。
可以說,此刻朝堂上,文臣無主骨,武將無肝膽,可謂是一盤散沙,景潤帝說什麼、做什麼,都不會有人察覺,就更別說反對了。
“是啊,當初朕只是將這個想法稍微提了一下,他們便連連反對,說什麼有傷天和,說什麼無稽之談,就連朕那個哥哥,也不理解朕的苦心,徒之奈何啊!”
景潤帝承認道:“既然如此,那把他們留在朕的身邊不是添堵嗎,所以都打發出去算了。”
“朕本想著先生你與眾不同,沒想到,還是凡夫俗子一個,可惜啊!”
聞聽此言,所有的文武百官都恍然大悟,難怪萬首輔已經百歲高齡了,還被派出去公幹,不是因為景潤帝重視什麼洪流災害、百姓民生,僅僅只是因為怕萬百年,擋了他的路。
大祭酒冷笑一聲:“那還真是對不起你的期望了,既然你怕這怕那,為什麼不連我也一起支開呢?不是更萬無一失嗎?”
“朕倒是也想過。”
景潤帝竟也承認了:“只是上次朕已經這麼做過了,先生怕是已經有了警惕,朕若是再故技重施,怕是會適得其反,故而一動不如一靜。”
大祭酒冷笑一聲:“你就把我放在你的眼皮子底下,也更方便監視是吧。”
“實屬迫不得已,望祈先生見諒。”
景潤帝裝模作樣地行了一禮,然後好奇道:“不過有一件事朕很好奇,朕自以為做得天衣無縫,先生又是如何發現破綻、知道這些事兒的?”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大祭酒也不欲在這裡和景潤帝廢話:“景潤,此事,你當如何處理?”
景潤帝看著大祭酒,臉上笑容收斂:“先生,真的欲阻止朕嗎?”
見大祭酒沒有說話,景潤帝又看向文武百官:“你們,也要阻止朕嗎?”
沉默片刻後,先前那名白髮蒼蒼的大臣率先出聲:“聖上,此舉有違天道,萬望聖上三思?”
“是啊,我楚國已然危如累卵、風雨飄搖,再也經不起折騰了,聖上莫要一錯再錯?”
“聖上初衷雖好,可此事太過虛無縹緲,聖上還應腳踏實地,著眼民生,莫要好高騖遠,行將踏錯?”
“聖上三思……”
“聖上三思啊……”
一時間,群臣皆俯首叩拜,勸諫著景潤帝。
“唉……”片刻後,景潤帝嘆了口氣,滿臉落寞:“看來,你們都不理解朕的苦心,罷了,罷了。”
“既然先生和群臣都不同意,那此事便作罷吧。”
“聖上英明……”
群臣頓首而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