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明界地勢比較奇特,如果從高空俯瞰,好像被一條又細又長的銀色絲帶劃割成了兩半,而形成了兩種不同尋常的地貌,好似陰陽交匯之形暗合天地之理。
東明界內多山多水其地理多為山水相依之格局,依山傍水,靜謐祥和,更契合天道自然之理,故此東明界修行者的宗門極多,在山中獨自修行的隱士也不少。
招搖山是靜河宗的附屬勢力,距靜河宗近八百里屬於靜河宗的邊緣勢力。
在四方界內,越是靠近所依附的宗門便證明自身的強大與地位,可以得到更多的修行資源,由此可見這招搖山名字招搖但是勢力與實力並不招搖。
招搖山勢力範圍不過方圓五十餘里,宗門上上下也不過一二百人,境內凡俗之人數萬而已,因為周圍多是崇山峻嶺並不是很適宜凡俗之人居住。
再向東便是廣袤無垠的天源山脈了,說起天源山脈可是大有來頭,乃是仙陸分裂後四方界內誕生的第一尊妖仙所屬的勢力。
而關於這尊妖仙的傳說,雖然歷史久遠,但是這樣讓人心馳神往的一段往事還是被傳了下來。
傳說這尊妖仙原本生活在這天原山脈的深處一處名為天猿山的小山頭,只是那時候還沒有天原山脈,而妖仙本身也只是一隻普通的小白猿,後來自然是機緣巧合下偶入仙人洞府,得大造化,一步登仙境,自號原仙人。
後來以天猿山為起點向外擴張才有瞭如今的天原山脈,如今天猿山也成了妖族的聖地之一天猿聖山,其麾下實力強大的妖修數不勝數。
東明界,招搖山境內
清晨,山水之間,淡淡的霧氣籠罩,朦朧的遠山,好似籠罩著一層輕紗,在縹緲的雲煙中若隱若現,就像幾筆淡墨,抹在了天邊。
劉弱此時正盤膝坐在一排竹筏上,欣賞著天地間的美景,心曠神怡。
他合上了手中的遊記,對周圍的地貌以及勢力都已瞭然於胸。
他站起身,抻了抻腰,只是此時的相貌與身材都與之前變得不同了,身穿一身淡灰色的長衫,修長的身材,寬闊的臂膀,挺拔的身姿,臉型也不再圓圓的而是稍稍的長了一些,頭髮隨意的束起,劍眉星目看起來儼然是一位英氣十足的青年,但又有一些灑脫之感。
其實這才應該是他本來的面貌,他當年隨移星仙人來到扶風城時候便已經十五歲了,在扶風城等候三年,如今已經十八歲了,按四方界內的標準算是青年了。
只是這些年來,謹遵移星仙人的教誨:做人時刻要謹慎,當個小孩子,人畜無害的可憐樣子,才不容易引起別人的注意嗎!做什麼事情才更加的方便啊,所以他一直用移星仙人傳授的移形術隱藏著自己,並未做太大的改變,只是讓人看起來他長得慢一些而已。
至於為什麼又恢復成了本來的面目,當然是因為移星仙人的又一番教導:一個人出門在外啊,儘量讓自己顯著成熟些,第一眼看你是個大人了,你說話做事看起來才會顯得有分量,有些人啊眼皮子就淺,覺得你年紀大了那就有資歷,說話做事容易讓人信服,不會管你的能力,所以說啊這年紀大有年紀大的好處!
劉弱想著老人這番無厘頭的話語,也是忍不住一笑,可能笑的太開心了,又露出了兩個圓圓的酒窩,很是討人喜歡。
只是想到了老頭子,他便忍不住看了一眼懸在左側腰間的黑色連鞘長劍,眉毛輕輕一皺,面上無奈一笑,忍不住暗暗嘀咕,屬實是太醜了。
他猶記得三年前,剛剛入化神境的時候老頭子慎重的把這把劍交給他,告訴他此乃絕世仙劍,讓他以後一定要讓仙劍展露絕世鋒芒,不可讓其蒙塵。
想著老頭子當時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劉弱就覺得牙根癢癢,這哪裡是什麼仙劍,倒是更像一個還未鍛造完的黑黝黝的劍胚,看著這劍,便聯想到自身,也是一陣火大啊。
修行者分為,納元,藏靈,化神,歸一,悟真,入仙,六大境界納元境便是吸納與自身相合親近屬性的天地之元氣進入體內不斷的蘊養煉化壯大,直至產生一絲靈意,便算是踏入初步踏入藏靈之境了。
而藏靈境是需要將這含有一絲靈意元氣藏於自身的丹田氣海之中,並且不斷的透過自身的意念對其進行雕琢並且感悟元氣的奧妙。
如果最終可使其誕生神意,是自身精神意志與天地元氣相融合,宛如天地元氣中的一份子,彷彿可以自己的意志便代表天地元氣的,便算是化身之境了。
而歸一境是將自身凝練出的神靈與自身合二為一,從而使無論是神魂還是體魄都與天地相合宛如天地間的元氣不分彼此,從而無論使用術法的威力和速度亦或者吸納元氣感悟大道的速度都會倍增。
但是強大的修行者會覺得前四境的修行者與凡人無異,即便是活的比凡夫俗子長一點,力量再大一點但也終究有限,只有悟得天地之真意,入悟真之境,成就真人之身,才算是真正的登仙有望。
劉弱手中的遊記所記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真人境需要徹底的掌握自己所悟出來的天地之真意,從而感悟天地之大道,並且度過仙劫,方可徹底登臨仙境,逍遙天地之間,不在五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