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太師主動請辭在朝堂上引起了掀然大波。
依舊忠於大隋的良臣虎將相繼出言挽留,但宇文拓心意已決,任何人的勸說都沒能動搖他的決心。
楊廣對倔脾氣的宇文太師也頗感頭疼。
雖然他對時常站出來勸他專心打理朝政的宇文拓有些厭煩,但楊廣還沒有完全昏庸,他很清楚這位剛直敢言且忠心耿耿的太師對大隋的重要性。
最終楊廣還是沒能下定決心,他煩躁的起身離開太極宮結束早朝,將宇文拓的請辭暫時擱置,並命令他在自己下達最終決定前繼續履行太師的職權。
滿朝文武都知道宇文太師的脾氣,一旦他決定的事情就一定會貫徹到底。
既然宇文拓堂堂正正的請辭,那就代表他的決心已經無人能動搖了,楊廣有很大機率還是會答應他的要求。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朝堂之上發生的大事在早朝結束後逐漸流入民間。
“那傢伙果然是個死腦筋。”
陸瀟好笑的搖了搖頭:“也罷,反正隋朝的氣數也已將盡,提前抽身離開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宇文拓倒不是因為大廈將傾想提前出逃,他是一個責任感很強的人,對原則非常看重。
不管初衷是什麼,宇文拓確實違背了楊廣直接下達的命令,違抗君令在華夏的任何朝代都是大罪。
由於獨孤寧珂之死,宇文拓的情緒非常低落,但他還是強忍著紛亂的思緒,打算優先結束赤貫妖星造成的危害,個人的私事可以留後再談。
經過數月的緊急建造,通天塔已經基本完工。
作為至今無法找到的昊天塔替代品,通天塔的完工也意味著天之痕修補計劃的籌備階段正式完成。
張烈若有所思的撫須問道:“陸兄弟,你說大隋氣數將盡,莫非你也和李淳風一樣會望氣之術嗎?”
陸瀟的眉頭微微挑了挑:“李淳風?”
這個名字陸瀟有印象,李淳風和袁天罡一同被譽為隋末唐初最知名的道人。
相傳李淳風極擅望氣之術,不但能輕易看出宅邸的風水吉凶,甚至能推測王朝的興衰。
在民間傳說中,李淳風和袁天罡被描述得無所不能,據說任何人被他們看一眼面向就能推測出未來的發展。
如果是在正統歷史中,陸瀟絕對不可能相信這些玄之又玄的說辭,但天之痕所在的世界觀原本就有不少玄秘的成分,或許望氣之術在這個世界也是真有其事。
張烈不久前打算前往山西一帶招兵買馬、招賢納士,但根據李靖在洛陽時提供的情報,他似乎在接觸某人後改變了主意。
聽陸瀟提起這件事,張烈也不避諱,堂堂正正的將前因後果講了出來。
“陸兄弟,你應該多多少少聽玉兒提起過,愚兄胸懷大志,打算在即將到來的亂世之中成就一番事業。”
陸瀟點了點頭:“張大哥志向遠大我是知道的,究竟是什麼事情讓你改變了想法?”
“兩名年齡不到我一半的年輕人。”
張烈嘆了口氣道:“愚兄一直認為,後天的努力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在我四十多年的人生中,這個理念從來沒有被打破過。”
陸瀟神色一動,張烈的話讓他猜到了一些端倪。
‘山西、李淳風、兩位少年……難道?’
張烈繼續說道:“愚兄在太原活動時,意外認識了一名尚未弱冠的少年。”
“他是唐國公李淵的次子李世民,年僅18歲就對天下大事瞭若指掌,為兄在他的邀請下前往唐國公府作客,李淳風就是我在那時候遇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