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前世的藤原秋日,面對這一球,他或許會迫於無奈的用自己的反手過度一板,透過對落點控制排程對手。
這種無奈不是他本身乒乓技術不足。
而是因為以前他打乒乓的時候,慣用手是左手,本來的反手位是左撇子的正手位。
所以他用右手來回擊的時候第一反應會以左手的用力方式來處理球。
這種處理球時的思維的偏差,直接導致了他前世在左手受傷後,想用右手重拾乒乓時處處受制。
非慣用手的力氣小,靈活性不夠,和打球時的眼高手低都讓他不得不放棄乒乓之路。
可是來到這個世界,一切皆發生了轉機,因為前主是右撇子的緣故,這一輩子他的右手極強。而因為憑空多出了16年的使用右手經驗,在系統的判定下,他亦是解鎖了【二刀流】的天賦。
此天賦可以讓他左手和右手都能使出最巔峰時期的乒乓球實力。
因此,現在的他可以用自己的右手打出和左手同樣的技術。
於是乎見球快速的到來,藤原秋日右手橫拍,反手位先向後引球,沒有做任何的旋轉處理,而是快速的一個擰拉,將乒球更為高速的擰拉回去。
以更快速應對快速。
這亦是中國乒乓國手張繼科前輩發展出的反手擰拉技術。
而這一球反手擰拉,也直接逼得白島沙河回球擺短質量很低。
眼見如此,藤原秋日上臺拉出上旋球,逼得白島沙河又正手勉強推擋,然後前者直接正手扣殺得分。
標準的反手擰拉,逼回正手,正手再扣殺的快攻戰術。
白島沙河不可思議的望著已經打到自己身後的桌球
又回想了,剛才藤原秋日的一連串動作。
驚駭更甚!
剛才那三球,看起來簡單,但亦是需要眼力、決斷、膽氣並存才敢做、才能做的。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她算是內行。
她看著執拍而立氣如深淵的藤原秋日,突然間明白——對方為什麼敢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韙的挑戰自己了。
這真的是有一身過硬的技術,才敢來挑戰的自己。
(什麼情況,打的這麼好國中時期不可能無名吧)
她深吸了一口氣,強壓住內心的驚駭。
下一球,輪到藤原秋日發球了。
也許對方是隻強在接發呢!?
“好好看好了,不違規”
說話間,藤原秋日高高將球拋起,飛過頭頂。
這是非常帥的高拋發球。
看到藤原秋日這麼發球,本來還嚴陣以待的白島沙河頓時有些鬆懈。
這種高拋過頭的發球以瑞典名將瓦爾德內爾與佩爾森為典範。此發球最大的優點就是帥,但是它致命的缺陷是乒球下落時間過長,會給對手充分準備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