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寶兒和範黎初來乍到,便跟著兩人與度支金部倉部三處主事見了面,混了個眼熟,便跟著兩位師兄去差房。
崔敏芝和魏宕接到的活計是合計京都周圍土地的田賦。
接完差事,崔敏芝苦笑,總算明白劉大人為何巴巴把他和魏宕弄來了。
魏宕目送主事離開,冷哼一聲,“這是想把咱們當椽子使呢。”
袁寶兒左右看看兩師兄臉色,想起曾經與外祖談及本朝田地歸屬問題。
慶朝當年立朝之時,因門閥眾多,世家地主林立,辦遵循前朝的制度,推行部曲生產製度。
但經過幾代君王不停努力,終將官戶統治提升到與部曲制並行的程度。
不過因為涉及到利益,官戶統治推行並不理想,天賦自然也就不會如預期的那般多,也就很大程度的限制了國家的自主性。
陛下有心攘外,定要先安內。
為了自己利益,把持土地朝堂的世家,便成了皇帝眼中釘。
崔巍兩人皆出身世家,袁寶兒猜測,此番極有可能是拿他們兩個探探路。
她老老實實的站在後面,看著兩位師兄尋來戶冊,快速劃分負責範圍。
待到確定完畢,兩人才有閒工夫來看袁寶兒和範黎。
“你兩怎麼定?”
魏宕道:“我往西,他往東,你兩選一個。”
袁寶兒立刻看向崔敏芝。
身處陌生地界,體貼細心的崔師兄更讓她安心。
然而,魏宕一把把她扯了過來,很是不虞的道:“你跟著我。”
荒郊野外,會做飯的師妹總比呆頭呆腦,一心琢磨木頭的師弟要好。
袁寶兒對上他一張臭臉:“……”
其實不必那麼勉強。
崔敏芝瞧出他的彆扭,笑了笑,轉頭跟範黎道:“會騎馬嗎?”
範黎點頭。
身為郎君,不會騎馬就等於跟人說自己嬌弱,便是不喜此道的他也踏踏實實的狠學過一陣子的。
袁寶兒瞧了瞧笑意多了兩分的崔敏芝,耷拉下腦袋,認命的接受要跟魏宕同行的命運。
分好人手,便要準備出發。
魏宕和崔敏芝的馬都在袁家,於是幾人又趕回袁家,剛好張大郎也已回來。
然而翠心得知袁寶兒要去京郊,當晚還可能不回來,便堅持要跟去。
袁寶兒琢磨,左右也是坐車,倒也不妨礙什麼,便徵詢魏宕意見。
魏宕帶一個都很勉強,自然不願。
袁寶兒也知道公事要緊,便安撫的拍了拍翠心,“有大郎跟著我,不礙的。”
翠心很不放心,但也知道公事要緊,只能不捨的交代張大郎,務必跟緊袁寶兒,千萬不能讓她離開視線,又拿了好些甜餅肉餅過來,讓他們帶著墊飢。
王嬤嬤做得肉餅早已被肯定,魏宕嗅到香味,頓時更加滿意了。
袁寶兒將餅分出來一份,送給崔敏芝,才提著食盒和自己的轉屬小袋子上車。
隨著一聲響鞭,三騎伴著馬車緩緩出了巷子,在戶部門外與差人匯合,才分道。
袁寶兒看了眼天,又看看跟來的差人,提議先用了午飯在趕路。
但魏宕急著早點把事情辦完,當即否了。
袁寶兒有點餓了,想用飯又不好吃獨食,便讓張大郎把帶來的餅給差人們分一分,先墊墊肚子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