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楚王是在趙翊成為新楚王后的第三天黃昏離開的,走得很安詳,也很了無牽掛。
一應的喪葬事宜都是由老國相統領辦理的,趙翊領著幾位姐姐妹妹,規規矩矩地做著孝子賢孫。
好在拓跋樓說話算話,果然沒有讓戎國的馬蹄趁勢南下,而東北邊的東越也遵守盟約,並未趁楚國“主少臣疑”的大好時機而揮軍入侵。
表面上看來,擁有兩州之地的楚國,除了坐在楚王府神鳳殿王座上的人換了以外,一切都一如往常。
但杜黃庭手下的“巫影”不斷傳來訊息,那些地方世家豪族勾結地方官吏,正有所圖謀,就是君山城裡的各方勢力,也表現得有些不安分。
近日來,年輕的楚王十分的不好過,飯也不好好吃,覺也不好好睡,整日裡不是躲在雲夢閣中面壁苦思,就是站在華臺上望湖興嘆。
“巫影”頭子杜黃庭給趙翊遞來一則則訊息,都是潛伏在各地的“影子”傳來的。
開始時,杜黃庭還會幫著解釋幾句,後來見年輕王爺的眉頭越擰越緊,便侍立一旁不說話了。
趙翊也是做了楚王后才知道,由杜黃庭一手建立起來的“巫影”,分為巫衛和影子,巫衛的主要職責是保護和執行特殊任務,而影子的主要職責是探聽訊息。
一陣輕微的腳步聲自閣外傳來,打破了閣中的寧靜。
人還未出現時,杜黃庭輕聲說道:“王爺,王妃來了。”
趙翊從書案後面抬頭望向門口,果然看到一身華麗盛裝的景蘭跨進閣來,走路文雅端莊,臉上露著淡淡的微笑。
她的身後跟著那個俊俏丫頭青鸞,小丫頭手裡端著一個托盤,裡面有一隻白色湯盅,一隻白玉碗。
景蘭在離書案五步遠的地方停下腳步,然後盈盈一拜,“臣妾見過王爺。”
趙翊目瞪口呆,面對溫柔端莊的王妃,心裡竟有些慌亂。
眼前的女子,哪裡還是以前那個霸道幹練的黑衣少女,並且在她的神情中,再也看不到對自己的一絲敵意。
年輕的楚王慌亂之餘,心裡不由得又生出些感慨來。
杜黃庭躬身行禮,“老奴見過王妃。”
景蘭衝杜黃庭微笑點頭,然後轉頭看著趙翊,一臉關心道:“王爺已經三天沒有回太白苑了,臣妾不放心,所以過來看看。”
趙翊勉強擠出一個笑容,說道:“我沒事,只是要處理的事情比較多,讓你擔心了。”
景蘭說道:“王爺,我讓人熬了湯,你喝一口吧?”
她從青鸞手裡接過托盤,並對青鸞說道:“你先下去吧。”
然後端著托盤朝趙翊走過去,一旁的杜黃庭見機衝趙翊露出一個微笑,躬身說道:“老奴也告退了。”
也不等趙翊回答,徑自轉身朝外走去。
趙翊翻了翻白眼,見景蘭端著托盤已經來到了身前,忙收拾了一下混亂的案几,伸手接過托盤,兩人一起將托盤放在案几上,動作配合得很和諧。
景蘭順勢跪坐在趙翊的右手邊,就在她伸手去盛湯時,趙翊忙搶先一步拿起白色湯盅,將蓋子拿開,聞了一下,一股誘人的香味撲鼻而來。
趙翊倒了一碗,然後品嚐了一口,味道略有些苦澀,但回味過來卻讓人舌底生津,熬的是生津蓮子湯。
景蘭一臉期待地看著趙翊,露出一個甜甜地笑容,問道:“味道怎麼樣?”
趙翊呼了一口氣,放下白玉碗,轉頭看著景蘭,不自覺地去抓住景蘭的手,有些動情道:“謝謝你!湯味道挺好的,母后當年也熬過生津蓮子湯給我喝,就是這個味道。”
景蘭面帶著羞澀,不敢去看趙翊的眼神,她瞥見書案上有許多帛書,便輕聲問道:“王爺,是不是有許多不好的訊息?”
趙翊放開抓住景蘭的手,低下頭來,沉默了一會兒,臉上帶著一些憂色道:“如今楚國看似風平浪靜,其實已是暗流湧動,唉!我真是沒用,怕是要辜負叔父的期望了。”
老楚王的驟然離世,解開了楚地各級官吏、世家大族一直懸在心頭的疑惑,年輕的世子未經鍛鍊直接繼位為楚王,這一切原來都是因為老楚王知道自己大限將至,提前謀劃好了的。
心裡的疑惑去除了,但大多數的官吏和世家大族的心中又多了一份蠢蠢欲動,都冷眼旁觀著他這位年輕的楚王接下來的所作所為。
影子傳來的訊息,幾家本來就懷有異心的世家已經開始在暗中謀劃了。
趙翊有種才脫虎穴,又入狼窩的感覺。
景蘭看著情緒低沉且一臉憂色的趙翊,伸出芊芊玉手去握住趙翊的手,一雙柔情似水的杏眼毫無避諱地注視著趙翊,“王爺,現在我們已經結為夫妻,世人常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我們已經是一家人了,有什麼困難我們一起來承擔,好嗎?”
景蘭突其而來的動情之言,讓趙翊措手不及,他不知道眼前的女子為何對他的態度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但是當他認真去看那雙能融化人心的眼眸時,茫然的心突然間生出一股溫暖,讓他安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