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闊無比的江面上,一艘木質大船正在慢悠悠地行駛,這是一艘民用商船,常往來於廬江、建業和下邳之間。
離開闞中村已經一週有餘,龍騰小隊他們經過了江夏,也已經離開了廬江,正搭乘此船前往下邳。
此時他們一行人擠在狹小的船艙內,李木豪此時正在報怨這個時代的船跑得太慢了,還沒有他遊的快。
紅雲嘲諷他:“那你下去遊啊,看我們坐船先到還是你先游到!”
李木豪無語了,他可是土系,雖然會游泳,但近千公里的水路,他如何能遊的過去?
李木豪乾脆不理會紅雲的調侃,開始轉移話題:“你們聽說了嗎?十八路大軍聯合討伐董卓,董卓被嚇跑了,火燒洛陽!然後十八路諸侯就內訌了,相互殺了好多人,最終全散了,人心啊,太複雜了!”
那年更正他:“別總,多看看史料,沒有十八路,十幾路倒是有。”
李木豪不服氣:“我是在江夏聽茶館裡的人說的!”
九畝搶白他:“那也是道聽途說!”
李木豪大手一揮:“管它十幾路,反正董卓跑到了長安,聯合軍只搶到一個燒成廢墟的洛陽城,然後更奇葩的是,十幾路就各回各家了,沒有乘機把董卓趕盡殺絕,這叫什麼事啊!”
那年卻憂心重重:“從歷史上說,這是三國群雄割據的開始,以後群雄逐鹿,會更加混亂了。”
九畝也談過史書,點點頭補充:“確實,現在皇宮掌權的是董卓,大家不會再認他發出的詔書,所以沒有了皇帝名號上的制約,大家都開始放心大膽地搶地盤,真正的亂戰,這才開始啊!”
大家一時間沉默了,幾名不太瞭解歷史的人在心中不由感嘆,原來感覺已經夠亂的了,沒想到還能更亂,這下天下百姓更苦了。
突然那年站了起來,說:“前面有水戰發生,我們上甲板!”
大家都對這個時代的水戰十分感興趣,一行人立刻登上了甲板。
放眼望去,前方江霧瀰漫,但依然可以看到四艘蒙甲戰船正在圍攻一艘大型的民船,但民船也有武裝,雙方均以火箭對射,道道火箭畫過天空,十分壯觀。
蒙甲戰船雖然體型要小一些,但更加靈活,加之蒙有牛皮之類的,火箭並不能引燃船體,但民船則不行了,很快民船就被火箭引燃,開始冒出濃煙。
那年他們乘坐的民船慢慢停了下來,然後開始調轉船頭,看來是打算避開交戰的區域,以免殃及池魚。
很多民眾也登上了甲板,開始紛紛議論:“這是誰和誰在打啊?”
另一人介面:“看不真切,不過這裡是袁公的轄地,應該是江淮水軍吧?”
又有一人則不確定地說:“我看未必,江淮水軍勢弱,這種樓船極少而且殘破,這不像袁術的水軍,你看戰船上面的旗幟是不是個‘蔡’字?我也看不真切,但感覺像,如果真是‘蔡’字的話,那肯定是蔡瑁大將軍在場,是荊州水軍無疑!”
第一人好奇地問:“荊州水軍跑到這來幹嘛?那他們在圍攻誰啊?還需要出動四艘樓船?”
餘者都搖頭,這如何猜得出來?也許是圍捕江洋大盜之類的吧,如果是諸侯對戰,雙方都應該是戰船,比如說小型的鬥衝或者眼前這種樓船,不會有人用笨拙的民船來交戰,而且劉表和袁術一向交好,他們之間應該不會開戰。
李木豪開口說話:“樓船發射弩炮了,民船堅持不了多久了,但看樣子樓船不想擊沉民船,一會肯定會有接舷戰。”
這些大家都能看出來了,但李木豪就是想顯擺一下,對於戰局把握,他自認為還是有些研究的。
那年神情一動,輕聲說到:“民船上有人喊話了,在大罵‘子柔’背信棄義,襲擊盟友!”
“子柔是誰?”李木豪好奇地問。
那年想了想,說:“應該是蒯良,就是我們見過的蒯越的哥哥,劉表的頭號軍師。”
李木豪點點頭:“看來戰船是劉表一方沒錯了,那喊話之人是誰?”
那年搖搖頭:“蒯良沒有回話,聽不出來,聽聲音應該是一中年人。”
龍騰小隊乘坐的民船漸漸拉開了與戰場的距離,普通民眾們看不見也聽不到了,漸漸地散去,只有龍騰小隊還在觀望中。
突然交戰中的民船放下了幾船小船,小船立刻向四散而逃,速度極快!
四艘樓船立刻放棄了攻擊民船,開始追擊小船,而民船在大火當中漸漸沉沒。
那年神情地動,說:“可能是蒯良,他終於喊話了,他稱呼對方為 ‘文臺兄’,要求對方把取自東都的東西留下,則可不取對方性命,你們想一下‘文臺’是誰的字?”
眾人都在苦思冥想,還是九畝首先想了起來,他驚叫:“取自東都的東西?那就是從洛陽回來的,是十八路諸侯中的一個,還要回南方?我想起來了,文臺是孫堅的字!劉表在截殺孫堅!難道傳說孫堅得到了傳國玉璽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