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裡說緣由,潭深難下鉤。
名利終有望,當下未開顏。
臨溪鎮的院子人在樹下坐,成平縣的院子樹在人側坐。
明媚的陽光有點刺眼,荊非合上《夢經》咀嚼著書中的句子,看了看身旁三尺來高的梅樹,暖風輕撫細腰舞,不知何時才能畫空疏影滿衣裳。
荊非動動念頭,身旁薄霧輕旋,仿若撥雲見日,薄霧中現出一座古色古香的書架。
書架上陳列的書不多,都是荊非近些日子看過的。
攤開手掌,手中《夢經》輕飄飄的飛到書架上。
淡淡掃了一眼書架,中層靠左單獨擺放著三本書,《曲一百》《詩三百》《詞五百》,這些都是荊非精選出編錄在冊的詩詞。
一首一千五百金,除去一百五十首,還能賣個一百萬兩黃金,換成坤玉為一千枚,三階到四階的資源基本夠了。
衣袖輕擺,書架隱去薄霧散盡。
這是荊非在夢中築造的藏書閣,荊非本就記憶非凡,加之夢境中可還原白日所見,近日心血來潮親自搞出一座藏書閣,藏書閣內將會擺放荊非看過的書卷。
原來的世界就有一些記憶超群之人在腦海中築建記憶殿堂,荊非一直很嚮往,如今荊非也有了自己的記憶殿堂,殿堂名曰:
“迴夢軒”。
起身走到院子中間,兩肩鬆垮,背脊微弓,腳落生根,一拳揮出隱有破風聲響起。
練槍練拳需要行與意合,意與神合,夢境中雖錘鍊不了身體,只練神意,拳意卻能越來越重。
至此,七重浪第一重終於練成。
三式槍法是水磨工夫,神、意、勢不是短時間能形成的,除開這些只論架子,荊非還是有模有樣的。
築夢、看書、練拳、練槍、畫符每天雷打不變。
《元符錄總綱》全書一萬多字,荊非看了一個月,實在是書中所描繪對天地的感悟太過玄奧,即便有後來之人的註解理解起來依舊艱難,也難怪修習符籙之道的人如此之少。
又看了會《元符錄總綱》,荊非決定明天開始嘗試畫符,符紙買了近萬張,赤丹砂也充足,夠用一段日子了。
明天是月末,靈脩院會舉辦月試,院主崔易會考量這個月的的修行成果,對此荊非不是很重視,修行終究是自己的事,自己認可自己才是真滿意。
一起修行的孩子來自各個小鎮,平時都住院內,荊非與果兒的住處離的近,又有張景昌這個三階高手照顧,靈脩院也就同意了兩人回家住。
今天果兒穿的翠綠色的練功服,出門時握著拳頭對張老說一定能取得好成績,張景昌笑著頷首說成績好咱晚上便去醉仙樓。
二人來到靈脩院時其他孩子已經端坐於靜室,崔易坐於蒲團上閉著眼存神靜思,見兩人進來睜開眼點點頭。
靜室內擺著八張地桌,荊非與果兒在空餘的桌子前盤膝落座。
一炷香後崔易再次睜開眼,掃視眾人一眼開口說道:
“今日月試分三部分,分別為問卷、武鬥和拔運。考核總成績分甲乙丙丁四等,甲等者獎勵一百金,乙等者獎勵五十金,丙等者獎勵二十金金,丁等者獎勵十金。三門考核問卷佔三成,武鬥佔五成,拔運佔兩成。”
崔易說到這裡頓了頓,接著說道:
“我宣佈,神眠歷99012年十月,涵淵城劍南道廣原郡成平縣靈脩院月試正式開始。”
說罷張嘴輕輕一吹,身前桌子上的考卷飄到靜室空中盤旋,最後準確的落在八人桌子上。
“第一階段問卷,時限一個時辰,提前答完者可自行出去。”
大道修行,悟性、修法、運勢缺一不可,靈脩院組織的每晚研習經卷便是對悟性的培養。
問卷對於荊非來說沒什麼難度,作為一個成人,見識理解能力本就比小孩強,何況荊非自己對此也很上心,每天在夢境中劃出一個時辰來看修行方面的典籍。
掃了一眼問卷,十個題目,都是關於修行的基礎問答。略微思考後拿起筆在卷面上寫了起來,沒有標新立異,答案簡潔且中規中矩。
半個時辰後,題目答完,荊非檢查了一遍沒問題,吹乾墨跡後起身對崔易行了一禮便出了靜室。
果兒聽到身後動靜回頭一看,見荊非出了靜室驀然間心頭一緊。
“決不能輸給這傢伙。”
小聲唸叨一句後低頭奮筆疾書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