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好運在敲門,好運不會永遠眷顧你,當錯過幾次,好運便不會再上門。
第二天一早,荊非用過早膳便騎馬離去。
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修行路上需要持之以恆的堅持;三思後行的謹慎;同時也少不了一往無前的鋒銳;特定處甚至要有破釜沉舟的決心。
做出決定後荊非眼中滿是堅定。
醉仙樓的燒雞、烤鴨、醬肘子,問君閣的醉蝦、鱖魚、八仙牛肉,德仁堂的百年人參、蟲草、野蜂蜜,總共花近千兩銀子。
東西很多,荊非走的很慢,回到臨溪鎮已是中午。
回到小院將書放在桌上,拎著其餘東西去找果兒,果兒正躲在屋子裡不知道在幹什麼。
敲敲門,果兒鑽出半個腦袋出來,見荊非帶這麼多東西兩眼放光一臉激動,高興的問道:
“這都是給我買的嗎?”
“聽說前天李嬸燉了雞湯來看我,回來時便買了點東西準備過去道聲謝,你要吃回頭再給你買。”荊非笑著解釋。
“這樣啊。”
果兒有點失望,但轉念一想,給李嬸和給自己似乎沒啥區別,想到這裡又樂呵起來。
喊上果兒後兩人直奔李嬸家。張景昌走出屋子看著荊非離去的身影心中疑惑,他常年入山打獵採藥,對這類東西的味道很熟悉。
所以荊非帶了哪些東西心中是清楚的,李嬸燉了雞湯來看望荊非,道謝還禮是應該的,但這禮確是重了點,他總感覺今天荊非有點急躁和殷勤,這很不正常。
李嬸剛打水回來,見果兒和荊非進來擦了擦手招呼到屋裡坐。李嬸瞅了眼荊非放桌上大小包裹問:
“這是什麼?”
荊非站起身來拱手對李嬸致謝道:
“聽果兒說前幾天我生病後李嬸特意燉了雞湯來看我,正好昨天去縣城,便順帶買了點東西過來看看。”
李嬸有點慌,這帶的東西也太多了,便說只是送了一碗湯,用不著這麼客氣,讓荊非將東西拿回去,給果兒吃行。
荊非義正言辭道:
“果兒一家對我有救命之恩,您是果兒半個孃親,這份恩情擔得起。”
接著又補充道:
“聽果兒說李嫂懷孕了,說來巧不巧,李嫂懷孕的日子正是我初到小鎮,冥冥之中似有因果緣分,我與您腹中胎兒倒是蠻有緣的。”
說這話時荊非臉不紅心不跳,一本正經。
李嬸聽了直樂,笑著說那荊非是李家福星,張景昌做好了飯,荊非和果兒沒有久坐,聊了一會兒便回去了。
秋日的陽光容易讓人慵懶,荊非坐院中的躺椅上翻看著《夢經》,果兒在院子另一頭打拳,張老中午吃完飯就出了門,也沒說要去哪。
等待最是煎熬,這天怎麼還不黑啊,荊非小聲嘟囔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