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才庸學淺,見識不足,膽氣略遜,改為三甲進士吧。”朱由檢斷然道。
後面的劉宗周一聽,立馬站出來道:“陛下,微臣讀過此人文章,無論是文采還是見解策論都屬上佳,敢問何故如此?”
朱由檢默然不語,單論文章策論,此人確實是難得的人才。
可是朱由檢知道何瑞徵這個人是“三順臣”,降順又投清的人。
歷史上的何瑞徵,是河南汝寧信陽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崇禎初榜眼。崇禎元年(1628年),登進士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編修,歷任國子監祭酒。
崇禎十五年(1642年),出任鄉試主考官。李自成攻入北京後,擔任弘文館學士。
清軍入關後,順治元年(1644年),擔任禮部右侍郎,隨後致仕歸鄉。
這樣的大漢奸現在還想成為榜眼?
怎麼可能!
故朱由檢斷然道:“此事朕乾綱獨斷,不必再議!
進士一甲第二名由史可法接替,甚為合適。”
“微臣反對,陛下甚庸,不納忠言……”劉宗周還沒有說完,就被錢謙益堵住他的嘴,沒讓他說下去。
錢謙益雖然與這老傢伙不對付,可此時東林黨勢微,不能再折損了,沒看見朱由檢臉色已經黑了嗎?
“劉大人剛才口不擇言,冒犯了聖駕,還望陛下贖罪。”錢謙益連忙道。
朱由檢擺手道:“沒事,劉大人老而昏聵,可以原諒,下不為例!”
錢謙益連忙拉著劉宗周一起道:“微臣多謝陛下不罰之恩。”
顯然劉宗周已經反應過來了,認罪也是非常誠懇。
……
三日後,東方拂曉漸紅,天空漸白,沉睡一夜的京城,又一次露出了真容。
若有修士從天空俯瞰,在滿眼灰濛濛的建築中,有一片綿延的紅色和金色,是那樣的顯眼,那樣的獨特。
運轉靈氣一看,就會發現,原來是深紅色的宮牆和金黃色的琉璃瓦。
這個龐大無比的、整齊莊嚴的、富麗堂皇的建築群,與周邊完全區分開來,因為它的名字叫皇宮……
伴著肅穆的景陽鐘響,紫禁城午門的三扇正門、兩扇東西對開的掖門,同時緩緩開啟。
兩隊身穿金色飛魚服,手持一丈畫戟的大漢將軍,邁著整齊的步伐從除中門外的四個門洞相對而出,立在漢白玉鋪成的五條大道旁。
而此時的宮門外,早已經站滿了身穿大紅朝服的皇室公卿、文武百官,以及四百位身穿深藍色羅袍的新科進士。
此時此刻,大家都有些激動,對於公卿官員們來說,這座紫禁城才是皇權的象徵。
而新科進士們,正沉浸於初臨紫禁城的震撼中,久久無法自拔。
面前的這座紫禁城的正門落於北京城的中軸線南段,正北叫子,正南叫午,因之叫做‘午門’!
其東西北三面城臺相連,環抱一個方形廣場。宛如三巒環抱峰突起,氣勢雄偉無比。
其正面三個門高大無比,最中間一個足有十一丈高,令人歎為觀止。
這是大明朝皇帝出入禁宮的專用門,擅入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