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孫承宗守遼之策(求月票收藏
黃立極接著道:“陛下,言歸正傳這件案子,主謀究竟是三省的學政,還是中樞大員,對民間的影響,可是截然不同啊。
若是三省學政為主謀,在百姓看來,那是山高皇帝遠,貪官心性惡劣,若是中樞大員亦被牽連了出來,那就是朝廷失信了。
且陛下接下來的三道旨意究竟會激起多大的波瀾,老臣不得而知。
但老臣清楚,此時此刻不能節外生枝啊!”
朱由檢聽到對方提到三道旨意後,面色一緩道:“黃首輔老成謀國,就這樣辦吧。”
黃立極連忙說道:“陛下過譽了,臣的這點想法,陛下心中想必早就有了考量,否則又怎會容臣說到此時?
陛下英明睿智,就算沒有臣的這些話,也必然能處理好這三省秋闈舞弊案的。”
時節已至正月中旬,千里之外的北方依然冰天雪地中。
寅時初,寧遠總兵府後院花廳內燈火通明,一個個美貌的侍女端著盛放著各種美食的杯盤碟碗穿梭往來,總兵府內戒備森嚴,隨處可見執刃披甲的武士。
寬敞的花廳內四周點燃數只大紅蠟燭,正中間擺放著一張花梨木方桌,上面擺滿各種珍饈佳餚;
酒桌的正上方懸掛著一盞白色綢緞製成的方形燈籠,綢緞外面繡著有仕女簪花圖案,裡面固定著數只略微小一些的蠟燭,將正在歡笑宴飲的數人籠罩在光影之中。
酒桌上共有四人:孫承宗,吳襄父子。
孫承宗坐於主位,吳襄與他對面而坐,吳三桂則是打橫相陪,三人面前各自擺放著白玉製成的精緻酒碗,碗中是琥鉑色的陳年女兒紅。
酒菜上齊之後,吳襄一揮手,所有的侍女僕從全部退出並遠離了花廳。
“卑職能有今天全是督師栽培,督師乃是大明擎天之柱,卑職敬佩不已,讓吳襄敬督師三杯。”
穿著一身黑色直身便服的吳襄站起後雙手舉杯過頂,低頭向孫承宗致意道。
“左都督太過客氣,你能有今日成就全憑自身與戰陣搏殺所得,當年本官只不過據實上奏、朝廷論功行賞而已;
至於大明擎天之柱之稱謂,本官權當左都督酒後笑談,以後切勿再提!來!本官提議我等三人共同舉杯,為我皇明即將中興而賀!”
孫承宗笑著舉起酒碗淺酌一口後隨即放下,吳襄父子連忙起身,將碗中酒一飲而盡。
孫承宗畢竟年老事高,故口味清淡,只撿著幾盤青菜以及一盤香筍雞絲嚐了幾口,隨即放下銀筷讚道:“左都督府上廚藝不錯!
此幾樣菜蔬頗合本官口味;不過本官要提醒一下長伯,習武之人切勿貪戀口腹之慾,日常還是要勤讀兵書戰策、多習戰陣之事,以備將來之需才好!”
正親自給孫承宗斟酒的吳三桂連忙放下酒壺,拱手施禮道:“小子謹遵督師教誨!
小子這些年來,日常亦是督促手下兵卒習練武事,絕無一日放鬆!
現下後今魔族日益強大,已成必決之敵,小子願有朝一日追隨督師,率大軍滅此朝食,以寬我皇心憂邊事之心!”
孫承宗心中冷笑,面上卻大聲讚道:“好!大丈夫功名當在馬上取!長伯有此志向,本官老懷甚慰!
此言此行可為我大明官將之模範也!來,本官提議,為大明有長伯這等年輕俊彥乾一杯!”
說罷,待吳三桂給孫承宗、吳襄斟滿酒後,端起酒碗一飲而盡,三人紛紛把碗中酒喝乾。
酒過三巡之後,孫承宗笑著開口道:“左都督,本官此次離京
前,聖上專門下旨給兵部,按薊鎮兵員人數下撥三個月之糧餉,共計靈石十萬八千枚、靈糧二萬四千餘石,明日還請左都督遣員查收並出具收據,以便兵部職官返京時交差!”
吳襄急忙拱手遜謝。
他心裡清楚,兵部還是按薊鎮以往上報的人頭撥下錢糧,並未提核查兵員數額一事,,想來已是朝廷對薊鎮釋放的極大善意了。
其實吳家在遼東多年,早已透過走私、吃空餉、經商等手段撈取了大量的財富,
儘管如此,他吳家終究還是要欠著朝廷的情分的。
“吳某於遼東戍守多年,與遼東各統兵將官甚是熟稔,此次督師赴關外就職,終歸是人地兩生,遼東戍守之官將皆是數代鎮守,其中難免有跋扈無禮之輩;
督師若遇為難之事儘管開口,吳某的面子遼東官將大多還是會給的!”
孫承宗精明老練,如何聽不出吳襄的言外之意,無非就是自己沒有他們在遼東的支援會玩不轉而已!
呵呵,山不轉水轉,來日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