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宗道道:“六部尚書級別的官員就不必討論了,吏部尚書周應秋,刑部尚書蘇茂相,工部尚書薛鳳翔五位大人自動入圍內閣候補名單。”
“我同意!”
“我同意!”
來宗道的意見自然不會引起大臣們的反對,畢竟六部尚書和內閣閣臣的差距僅是一步之遙,天然就擁有著入閣的資格。
郭允厚補充道:“內閣候選名單不宜太長,我看就定為七人吧,除了五位尚書大人外,大家再推選兩個名額出來。”
來宗道道:“由於禮部尚書之職一直空缺,不如我們先定下禮部尚書的人選,並讓禮部尚書人選直接入圍內閣候選名單,如此,第六個名額便有了。”
黃立極得到朱由檢的指示,點頭道:“我同意,我提議由禮部侍郎溫體仁遷任禮部尚書之職,溫大人德才具佳,為官清廉遷任禮部尚書最為合適。”
對於溫體仁的能力,諸位大臣都是有目共睹的,廷推溫體仁遷任禮部尚書並自動入圍內閣候選名單的結果也沒什麼好意外,如此,候選名單就已經有六人了,還剩下最後一個名額。
郭允厚道:“陛下近日大肆起復東林黨人,先帝帝師孫承宗,文宗領袖錢謙益均回朝擔任要職,內閣候選名單中沒有東林黨人很不合適,不如就將這最後一個名額給東林黨吧。”
郭允厚其實和閹黨沒什麼關係,對黨爭一向深惡痛疾,只是因為和閹黨一同組閣這才被東林黨人“誤傷”為閹黨。
雖然被東林黨人誤會,但郭允厚對東林黨人的品行節操還是非常欽佩的。
是以他在文華殿閹黨環視的氛圍中,依然還能公正地提出讓東林黨人進入內閣候選名單的建議來。
黃立極聞言眉頭皺了起來,對於東林黨人入閣,他一向是非常警惕和排斥的,自然不想東林黨人進入內閣候補名單。
但如今所謂的閹黨已經佔據內閣兩個閣臣位置,再加上他們廷推的內閣候選名單也幾乎全是閹黨中人,這會不會引起天子的忌憚,懷疑他結黨營私呢?
想到這個可能,黃立極便道:“我同意郭大人的意見,最後一個名額便由東林黨三人中產生吧。不過孫愷陽將任職薊遼督師,
何忍讓們再為國事操勞,我看便由錢謙益代表東林黨入圍內閣候選名單,年輕人應該多加加擔子嘛!”
即使不排除黨派關係,郭允厚提出孫承宗這個人讓黃立極極為不喜。
想來也是,孫承宗是老牌閣臣,曾經擔任過先帝帝師,影響力甚至要比他這個內閣首輔還要大,倘若孫承宗再次入閣的話,自己頭上無疑就多了個婆婆,任誰都愉快不起來。
現在來看,也就一個錢謙益對他沒有多大威脅,雖然錢謙益在文壇影響力無人可出其右。
但因他年資較輕且多在地方任職的緣故,在朝堂影響力幾近於無,放他進入內閣候選名單倒也能向陛下交差了。
來宗道也擔心孫承宗入閣令得他地位不保,連忙附和黃立極的意見,於是東林資歷最強的大佬孫承宗便被廷推擋於門外,連內閣候選名單都沒入圍。
反而是錢謙益這個資歷最為淺薄的東林黨文宗領袖,因為對現任閣臣威脅不大,倒是幸運地進入內閣候選名單之中。
七個候選名額全部產生,作為廷推會議主持人的黃立極總結陳詞道:“既然大家都做出了決定,那就這樣定下來吧。我和來閣老這就進宮,陛見天子,將入閣人選遞上去。”
眾人對此當然沒有意見,紛紛稱善。
……
朱由檢剛剛結束了和孫承宗的平臺召對,曹化淳便很快來報,黃立極、來宗道位內閣大學士聯袂求見。
朱由檢便出了平臺,來到建極殿中央,接見兩位內閣大學士。
對於這兩人人的來意,朱由檢多少也能猜出來,這些天東林黨魁接連入京,聲勢一浪高過一浪,這對於被東林黨打為閹黨的二位閣臣來說,壓力也是日益深重。
今天他們聯袂前來,顯然是要仗著身為內閣輔臣的優勢,提前和天子通氣,把內閣候補名單先內定下來,不給東林黨人入閣的機會。
“臣等,叩見陛下!”以黃立極為首,二人對朱由檢大禮參拜。
“免禮,平身!”朱由檢抬手,吩咐曹化淳道:“曹化淳,給兩位大學生看座。”
待眾人落座完畢後,朱由檢問道:“諸位愛卿,如此匆忙趕來見朕,所為何事?”
黃立極身為內閣首輔,自然是由他來回答這個問題,“回陛下,陛下於月初曾下旨擴大內閣名單,增補三名內閣大學士輔政,要求內閣儘快擬出一份內閣候補名單來。而今,我等和六部九卿廷推之後,已擬出一份內閣候補名單,特來複旨。”
說罷,黃立極掏出一張奏摺,交給曹化淳,曹化淳畢恭畢敬,遞給朱由檢。
朱由檢開啟摺子一看,這份名單中的六個名字便映入眼簾,有:吏部尚書周應秋,兵部尚書崔呈秀,戶部尚書郭允厚,刑部尚書蘇茂相,工部尚書薛鳳翔以及錢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