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一個單章(明末東林黨的真實情況
在前面的章節中,無論是顧憲成還是東林黨六君子,都是非常有氣節和胸懷坦蕩的人。
與這些先烈相比,好像崇禎朝的東林黨沒有氣節一樣,尤其到了明末後期,東林黨投降的投降,倒戈的倒戈,完全沒有應有的民族大義。
這一切都應該歸功於錢謙益,特別是他的那句水太涼,擊垮了東林黨最後一絲報國之心。
但是錢謙益真的不是特別壞,當傳來北京城破崇禎殉國的訊息時,他確實是有心為國殉葬的,若不然也不會當真來到水池中了。
可是千古艱難惟一死,因為怕死以“水太涼”為由未能自殺成仁,以致於留下千古罵名。
投清之後,錢謙益在柳如是的影響下逐漸醒悟過來,暗中與西南和東南海上反清復明勢力聯絡。
之後十幾年,他不顧年邁體弱,積極參與各種反清活動,致書瞿式耜,以“楸秤三局”作比喻,痛陳天下形勢,並報告江南清軍將領動態;
多次親自策反金華總兵馬;多次協助鄭成功、張名振北伐,甚至在長江口白茅港卜築紅豆莊,作為隱居之所,以便與各地聯絡,刺探訊息。
直到1660年,北伐再度失敗後,他才心灰意冷,痛感“敗局真成萬古悲”;“忍看末運三辰足,苦恨孤臣一死遲”。
筆者無意為東林黨人翻案,畢竟明朝敗亡的最大原因,便是崇禎輕信了東林黨人的忽悠。
廢棄了礦監稅、工商稅、海貿稅,再以致於國庫空虛沒錢打仗,後面又搞起了三響。
惹得天怒人怨,農民紛紛起義,最後落得個國破家亡的下場。
可是在歷史上,當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自盡殉國時,跟隨崇禎自殺殉國最多的臣子既不是太監也不是勳戚,而是東林黨。
史冊記載為國殉葬的就有範景文,李邦華,倪元璐,劉宗周,高弘圖,左光先,孔貞運,施邦曜,黃道周等人。
 注意這裡的史冊可是經過了滿清韃子改編過的,以滿清的那性子會怎麼寫可想而知,真實情況怕是要翻上十倍不止。
這些人,無愧為中華民族孕育的優秀兒郎,即使讚頌他們是民族脊樑也不為過。
但東林黨之罪,非罪在道德品質,而是罪在治國無方,即使在後世名聲幾可與文天祥爭鋒的史可法,也難以洗脫無能這一罪名。
有心殺賊,無力迴天,這便是大多數東林黨人的真實寫照,可敬也可悲!一切都在這五個字中!
在本書之中出於劇情考慮,東林黨依然不能重用,東林黨在書中的形象依然不會太好,為啥?無能便是最大的過錯!
各位大佬諒解一下。
當然也不會忘了,在這裡求推薦票和收藏,拜求!
下面是王紹微編寫的《東林點將錄》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
開山元帥托塔天王南京戶部尚書李三才
總兵都頭領二員:
天魁星及時雨大學士葉向高
天罡星玉麒麟吏部尚書趙(nan星
掌管機密軍師二員:
天機星智多星左諭德繆昌期
天閒星入雲龍左都御史高攀龍
協同參贊軍務頭領一員:
地魁星神機軍師禮部員外郎顧大章
正先鋒一員:
天殺星黑旋風吏科都給事中魏大中
左右先鋒二員:
天暗星青面獸浙江道御史房可壯
地周星跳澗虎福建道御史周宗建
馬軍五虎將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