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遊詞裡說,他體形如羊,類似麒麟,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長一角,俗稱獨角獸。
它擁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能辨是非曲直,善惡忠奸,發現奸邪的官員,就用角把他觸倒,然後吃下肚子。
當人們發生衝突或糾紛的時候,獨角獸能用角指向無理的一方,甚至會將罪該萬死的人用角抵死,令犯法者不寒而慄。
所以在古代,獬豸就成了執法公正的化身。
而現實獬豸圖中的獬豸卻比羊要大出很多,那騰空而起,低頭猛衝的形象更像是一頭牛,和傳說中的麒麟更是大不相同。
它頭上雖生有一角,卻和西方傳說中的獨角獸也不一樣,並不是長了獨角的馬的樣子,或者犀牛的樣子。
後來,馬天暢問了講解員才知道,這並不是傳說中的獨角獸。
獨角獸是西方神話中的產物,而獬豸是典型的中華文化傳說中的神獸。
??
那講解員介紹到圍繞青天府而建的城牆時,稱它為中國唯一的一座文城牆。
馬天暢學過這個,自然是知道原因的,其他遊客卻不知道。
他們紛紛好奇的問這名字的由來。
講解員繼續道:“一般的城牆是用來抵禦外敵進攻而建的,而青天府的城牆建在五代十國時期,後來,宋王朝極力推行“重文抑武”政策,努力強化中央集權,嚴禁地方官府修築城牆,以免地方政權恃武抗上。
所以當時已經建成的青天府,就拆除了運送滾木礌石和其他防禦器械的馬道。
並且城牆上不許增設一兵一卒,使其失去了防禦外敵的功效。
不過講解員接下來講解的話又是馬天暢不知道的了。
他說當年這裡是北宋第二任皇帝還沒有稱帝前所鎮守的府衙,所以這裡的城牆沒有被強行拆除。
另外他當時作為青天府的府尹,是杯酒釋兵權中唯一沒有被皇帝奪走兵權的武館。
為了表示自己的衷心,城牆上的馬道也是他自己下令拆除的。
這些真假不知的說法應該只是傳說,導遊詞裡卻是看不到的。
??
還有青天府裡的題名記碑,導遊詞裡只說碑上記載著147年間183任知府的名字、官職,上離任等情況。
其中就包括包青天.但包大人的名字處卻是一個明顯的凹痕,看不清那上邊到底寫的什麼!
原來,這塊碑以前是放在府門外的。
近千年來,路過的老百姓每到碑前,都會情不自禁用手指摸一摸他的名字。
久而久之便留下了這道深深的指痕。
所以用名不在碑而有口皆碑,來形容包大人,真是恰如其分了。
而講解員卻要講的更多,她說碑上可以看到晉王的名字,那就是北宋第二位皇帝了,他在青天府做了十五年的府尹後才當了皇帝,是北宋青天府在任最長的府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