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論政 (第2/2頁)

“百萬雄兵日費萬金,即便是朝廷國力雄厚,財大氣粗,這為了維持北方邊境安寧所付出的代價也太過於沉重了,相比於養一支百萬雄師,每年賞賜草原諸部的哪點兒金銀財貨,根本就不算什麼,如今之計,還是得重點拉攏安撫草原諸部才是長治久安之道。”

“前朝亡國之音,言猶在耳,可笑這滿朝文武竟無一人認清眼下的局勢,都以為當今太子賢德,等匈人哪天聯合起來南下殺上門,把刀架脖子上要砍爾等狗頭,他們才能真正清醒過來。”

穆晟由衷地讚歎道“先生高論,在下佩服的五體投地。”

吳榭聞言,只是笑了笑……

聽到這裡,穆晟不由得對吳榭的格局與眼光讚歎不已,畢竟他是擁有後事的歷史視角,草原民族一直就是懸在中原王朝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甚至於古今中外古代偉大王朝的興滅與氣候變遷,與草原民族南下劫掠直接強相關。

其實很多事情的發生都是連鎖反應,表面上看起來與己無關,實則關係重大,在這個時代吳榭能有如此見識,果然是高人。

歷來中原農耕王朝根本沒辦法有效控制草原,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流動性太強,從來就不會向農耕民族一樣定居生活,這是生存壞境導致的,同樣你也沒辦法派遣徵稅官,徵不到稅就無法有效的組織社會結構,沒辦法像中原王朝一樣組建官僚系統,搞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機構,也沒辦法建構一個層級分明的社會系統,中原王朝的那套體系在草原上是完全行不通的。

在說回草原民族所謂的軍事領袖實際上也沒辦法有效控制下面的遊牧部落,他實際上就是一個搶劫者聯盟的盟主,一旦在軍事領導上不能戰勝敵人,搶不到好東西,那你立刻靠邊站,選一個更有能力帶領大家生存下去的人。

遊牧部落的社會組織形式更加像狼群,他們狩獵的目標就是農耕文明,草原民族的軍事領袖想要維繫有效統治只能是不斷的帶領支援他的部族取得一個又一個的輝煌的軍事勝利,順帶賺的盆滿缽滿,一個能讓部下吃的飽的領導才是好領導,否則只能靠邊站,手裡沒把米,連雞都哄不住,何況是人?

這就是為什麼北方草原打走了匈奴人,又來了鮮卑人,打走了鮮卑人,又來了柔然人,打走了柔然人,又來了突厥人,草原部族始終都在襲擾中原王朝,中原王朝只能是花費重金建立防禦工事,日費萬金養一支數目龐大的邊防軍,這對中央財政造成了空前巨大的壓力,很多古代王朝崩潰首先就是極其糟糕的財政,沒錢啥都幹不了,安撫百姓沒錢!軍隊無餉,不譁變就很給朝廷面子了。

國家如此,人亦如此,最終這些古代王朝走向沒落,其糟糕的財政狀況就是重要因素,就如同多米諾骨牌搭起來的房子一般,垮了一角,剩下全塌。

明朝末年完全是此類事件的真實寫照,國家遇到系統性危機如果不及早調整施政方略,大廈將傾,靠一兩個忠臣良將是救不回來的。

中原王朝對於草原民族軍事上只能被動防禦,主動出擊卻無法真正消滅他們,中原王朝最後所能選的手段只能是。

其一、聯姻和親建立血統上的聯絡。

其二、就是花錢買平安給他們供養起來、如北宋與遼國之故事。

其三、就是學漢武帝窮兵黷武,哪怕拼著把整個國家拖垮,也要跟匈奴幹。

實質上縱觀歷史,以上三條單獨拿出來都不能解決問題,只能是三合一才能基本解決草原邊患,後世清王朝明顯總結了歷代王朝的得失成敗,對待草原民族的手段就比較高明,通婚聯姻、血脈互接、利益共享,還加上了一條宗教信仰的精神控制。

這就使得草原民族終於在清王朝時期趨於穩定,在也沒能對農耕文明造成致命威脅,這也跟滿清王朝統治者也是遊牧部落出身有關係,他們懂得怎麼與草原民族打交道,也知道如何控制他們。

不得不說,滿清王朝是華夏古典王朝裡套路最多,統治技術最趨於完善的中央制帝國。

想到這裡,在穆晟看來只能寄希望於未來太子當權後能不能找機會上書勸一勸新君改弦更張了。

這也是以後的事情了,現在嘛,最關鍵的是狩獵大會了,到時候連皇帝都要披甲上陣親自狩獵,以表示不忘初心,馬上打天下,下馬亦能安天下。

最新小說: [火影 創設組]和扉間的愛情 不死者松田的二週目奮鬥生涯 餘二姑娘死遁掉馬了 全家穿越星際除了我都混成編制 八零之和搖滾老炮一起養崽崽 大師,師姐還有救嗎? 穿成七十年代心機女 我娘是京城第一白月光 我把異界物資上交了 我是女扮男裝文路人甲 抄家流放?親媽金手指已到賬 穿為影帝的隱婚小可憐 被迫嫁給山野糙漢,她被嬌寵了 輔導夫君考狀元 重生女配拒絕攻略龍傲天 長公主(重生) 怨珠願 大明:朱元璋是我乾爹 紙醉伶夢 三國之涼人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