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諾提出的叢林規則中曾今提出一個假設。一個種群裡序位的競爭是**裸的。沒有關係只有實力的展現。當這個種群整體的發展受到抑制時。動物的這種攻擊性就指向自己的同類。甚至自己。例如。在對小雞的飼養過程中。要防止密度過大。要注意通風等。否則小雞與小雞之間就會自相殘殺。具體表現為啄肛、啄羽等。嚴重的。有的小雞最後只剩下頭部和脊椎。其它部位全部被其它的小雞吃完了;還有那些成年雞。如果雞隻的密度過大。除啄肛啄羽外、它們還吃自己下的蛋。如果照看不好。就會有不少的雞隻死於同伴的相啄。就會損失不少的雞蛋。
這個假設。便是用到了小雞。而其中。在很多關於這個假設的配圖中。就是出現了三隻擁擠小雞的畫面。
我將小雞的問題丟擲。唐琳若有所思道:“如果按照亮哥的說法。特定的小雞圖案。代表著迷津實驗或者是叢林規則假設。這必然是一種負面和糾結的東西。而功夫熊貓則是輕鬆的產物。這兩者放在一起。矛盾。”
“相當矛盾。從畫面上來說。他是需要輕鬆的氛圍。而加上擁擠的小雞。卻顯得格格不入。所以。我在猜測。設計者設計這幅圖畫的時候。其實不是一下子設計好的。而是先設計了熊貓圖案。接著。在進行了某些角色轉換之後。在加入了小雞元素。”
“你是說。甚至可能是兩個人的設計的。”
“不。他們告訴我。設計人只有一個。而且這個人的作品。還幾乎是當場創作的。是在學校的設計大賽上。某人作為示範畫下的圖案。被後勤部門的領導看重。才選擇在圍裙上。”
“那個人。就是前面那人。”唐琳身體不由自主的抖了抖。“一個人。角色轉換。亮哥你的意思是。也是雙重人格。”
“不僅是雙重人格。而且是極為少見的。多重人格障礙。”
多重人格障礙是心理疾病的一種。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歸類於第一軸的解離症的一種。多重人格具有超過一個(若是2個則稱為雙重人格)的人格存在。就有如“在一個身體裡住著好幾個靈魂”。事實上它有過多種名稱。在中國精神疾病診斷標準(ccmd3)中稱為“癔症性身份識別障礙”。屬癔症;在icd10中稱為“多重人格障礙”。屬分離(轉換)性障礙。在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標準()中稱為“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屬解離型障礙。1994年美國精神病學會將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定義為該病症的國際統一正式名稱。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吳迅雅是雙重人格。而她這種雙重人格。只是基於她雙性戀的身份。對於一些男女特徵角色的轉化。但是前面那個人。他已經遠遠超出了雙重人格的範圍。
他不僅可以表現出吳迅雅所擁有的男女不同人格特徵。而且。在單獨的男女特徵之下。他還可以表現出各種不同性別的型別人格特質。
比如。他家中的設計擺放。徹底的不是屬於一種型別的設計。顯然。是因為他多重人格之下。對於家中的任何方位。都有不同人格出現。讓自己去這麼做。再比如。他所涉獵的書籍。百花齊放。而且。完全沒有規律可循。再比如。他的穿著風格。完全看不出這是何種穿衣風格。
當然。最最重要的是。他在社交平臺上。註冊了多個賬號。而在每個賬號之下。他幾乎都當成了自己的主號。顯然。他每一次人格轉化。就找到相應的賬號對相應的人群進行溝通。唐琳在關注他的賬號交流時。發現他不管切入任何人群任何話題。都可以介入。當然。這還不算。重點是。他都會找到代入感。這是非常恐怖的。就算是演員。也不可能完美的帶入任何語境環境。除非。他有人格轉化。形成了自我在這種環境下的真實意識反饋。
我之所以說。碰到這種事情的機率比見到鬼的機率還低。是因為每年全球聲稱見鬼的人不下數萬。這其中還有一些玄乎的證據。但是。歷史上第一個真正被發現並且起訴的多重人格障礙罪犯。直到1977年才出現。而且。從那之後。這麼多年。擁有多重人格障礙的犯罪者也是少之又少。因為。這類人。本身就是極品。而極品中再出現利用多重人格障礙犯罪。更是成了幾乎不可能的情況。
而且。就算是多重人格障礙犯罪。這其中也牽扯到一個定罪的問題。
歷史上。第一起多重人格障礙嫌疑犯。雖然被定罪。可是。卻因為他擁有24重人格。最終卻被赦免罪行。只是進行強制心理治療。
這其實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因為。只有在文明和進步的時代。才會真正分辨。而這種人。其實是可悲的存在。他們自己也是受害者。而害他們的人。只是他們不同的人格表現。
威力姆就是這個24重人格罪犯。而根據他的經歷。美國好萊塢陸續拍攝了《搏擊俱樂部》《致命id》《禁閉島》等一系列多重人格障礙電影。
而這個威力姆。他當時的身體裡。就是不由自主的有24個人格不停轉換。所以。他整個人都經常屬於不同的狀態。從身體姿勢。說話口吻。辦事風格等等。完全不像是同一個人。從他童年開始。他就受到這種多重人格的影響。他的很多行為。已經不受他本我的控制。
“我們前面那個人。比威力姆稍微好一點。就是在他的多重人格下。他還存在一個佔據主導的主體。所以。他的很多行為。還是會受到主體的控制。只是。當人格狀態切換頻繁後。他就會喪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