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身體去記。”
絕大多數的武術傳承中,都是要經歷大量的練習。
而這個練習的過程,就是為了讓身體去記住這種感覺,手放在哪裡,哪裡用力。
久而久之,等到在睡夢中也能做到的時候,方能有所小成。
練的,就是自然的神經反射。
就好像……
即使你很久很久沒有騎腳踏車。
可一旦上去,你的身體還記得一樣。
不可思議吧?
只有兩個輪子的東西,竟然能夠在平地上飛馳起來。
很不可思議吧?
只要學會了一次,身體就不會忘記。
“我示範一次,看好了。”
說完,王大柱壓了壓腿,立刻在這寬敞的教室中移動了起來。
他左搖右擺,上躥下跳的動作看起來十分乾淨利落。
“移動的時候最忌諱不必要的動作,視情況的輕重緩急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判斷出絕佳的移動方式,移動的姿勢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讓自己在面臨突發狀況時,也有靈機應變的能力,轉身的時候以一直腳為軸心,利用膝蓋和腰部的力量來改變方向。”
………………
幾日過後。
“今天我們學呼吸,在運動的過程中,人都會消耗巨大的氧氣,為此,如何正確的呼吸,給肌肉組織供氧就成為了至關重要的東西。”
“只是正常的喘氣是不行的,要刻意的去控制呼吸的節奏和力度,在能回氣的時候就大口回氣,一吸一呼都要吸到低,在上個月的時候你們的肺活量應該也大大的提升了才對。”
“一旦吸完了就活用這口氣,在發力的時候要停止呼吸,繃緊肌肉,壓住胸腔,這個過程叫做‘閉氣發勁’。”
說完,王大柱眼神遊離,多看了幾眼鑑銘的方向。
隨後,他黯然道:“都坐下吧,今天不練習了,借這個機會講點學術性的東西。
…………
待到幾人紛紛坐好,王大柱終於開始了講學。
其過程可謂毫無保留,力圖傳承。看樣子,他是真心想讓這三人變強。
發勁,掌心微相前送,人自身被兩力相拉,一力由肩及頂項向上,一力向地下微踩,瞬間己身被內氣填充,即丹田氣炸向四肢周身,瞬間腳踩大地,故如大地打人.......
勝人一靠身步靈活,使彼不能沾已,故能得勢得機。二靠內勁精粹,出手無式無拘,故能因敵制敵。內家勝人只在一沾之中。倘若不能在一沾之中勝人,便是功夫不濟。每遇勁敵,一沾即發,其勁直透彼之內臟,無論彼是化是打,皆受內傷,稱為內家絕手。內勁者,不用意而神自明,不運氣而氣自周,不加力而力自彰,所謂應物自然,感而遂通。用力淺緩,其應之亦柔,發力深重,其應之亦猛,此為內勁之性也。實戰打法,一接手,勁就要入到他體內,使他回不得手。
剛分整拙,柔分真偽。拙剛易出,練力便可得之。形意初成於剛,剛至貫通則達柔,真柔者乃是轉運剛整之勁於周身,求其貫通而不發也,欲發則隨時隨處皆可,故真柔是以剛整為基。剛柔互濟可生奇勁。如震抖之勁,即順、截二勁合一所生。
衡量一個拳手發勁的質量,勁要從足下發出,勁不生於根就好象是無源之水,沒有叫的蹬地反彈,就不會有節節貫穿的推動力,也不會發出威力強大的整體勁;有腰襠的彈抖旋轉力,在放鬆的基礎上,快速的轉腰釦襠就會產生周身一體的彈抖力。有落點勁將周身之力集中發出於一個著力點,如只是周身彈抖而勁無落點,沒有穿透力,就等於華而不實,看似很厲害卻沒有殺傷力。
人的先天之力有大有小,力氣大的打力氣小的是自然規律。但武術修煉的是力的質量。如果一拳可以打出周身的力量,那麼這是整體力。力氣越大的人整體力肯定大。但是練到了周身一體,身體一顫即可傷人,這種力方可稱為內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