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校畢業,怎麼不進軍隊,去了文官那邊?”
秦升站起來拍拍屁股,朝他問道。
“下官雖然讀軍校,但在大學期間,發現自己著實喜歡經濟。只有經世濟民,方能發展社會,以至於天下大同。
記得教材上說過,軍事是政治的延伸,而經濟是社會的基礎,政治是社會的上層建築,只有發展經濟,鞏固好社會,才能去實現我的人生理想!”
孟津說起來的時候,雙眼熠熠生輝。
秦升點點頭。
他能看出來,這是一個真正具有理想,和自己人生目標的人。
“你去吧。”
他揮手道。
“是!”
孟津告辭離開。
三天後。
三郡已經被解放。
楊文堯在果郡被生擒。
按照大原則,大量牟尼邪教的資深教眾被槍決,部分被抓捕。其中一些教內組織人員被精神系異人進行控制,拿出組織名單,之後的治理將會按照名單、結合審訊,按圖索驥,搜查牟尼教的教眾。
楊文堯,這位“天父的大兒子”、“人間的代行者”、“蒼天的太子”於他的大本營果郡,在菜市口進行審判,斬首,明正典刑,開啟了徹底剿滅牟尼教的第一步。
而之後的事,就不是秦升要去管的了。
大軍繼續開拔,朝建安省而去。
中間有塗山阻隔,但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沒有翻不過的高峰,也沒有踏不平的道路。
同時,隨軍的土系異人,也留在這裡,開始按照預定設計路線,在塗山建設隧道。
建安省,健康城。
“民有其田,穿衣吃飯。這是我們吳州在初期的目標,不只是吳州的百姓,便是逃難來的難民,都是如此。
我們吳州所有百姓都無比尊敬的齊王殿下,當初在青城鎮的時候,就是這樣做的。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我們已經完成了這個目標,青城任何一個百姓,都能穿得起青天布製作的新衣,都能頓頓吃飽飯。
徹底結束了冬天挨凍,一家人共穿一套破爛衣裳,還要出門才能輪換著穿的窮苦日子;徹底結束了食不果腹,飢腸轆轆,無能為力的看著家人活活餓死的日子······”
“很多地主,也完成了資本轉化,搖身一變成為了實業家。
他們生產出來的布匹、衣服、香皂、罐頭、爬犁、玻璃、鏡子等等等等,都遠銷省外,乃至國外。
像是雲臺郡的胡吉祥,一開始只是雲臺郡樂縣的一個地主、一個布商,如今靠著幾家工廠的積累,已經有了五百餘萬兩白銀的財富,這是吳州造富的一個神話。
但在吳州還有成百上千個胡吉祥,在發展實業的道路上,既造福著百姓,造福社會,也讓自己變得更加富裕······”
“俺叫牛二,是個耕田滴,俺家裡以前窮,家裡就兩畝鹽鹼地,後來打仗,地主都拋荒跑了·····
但俺們吳州出了齊王爺,真是神仙下凡,他帶領著我們過上了好日子······
現在俺家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俺耕田種地,秋天種小麥,夏天種玉米,還能套種豆子,山上分的一片地,還能種土豆,又沒有了那些雜稅,這兩年都是大豐收,糧食種的吃不完,根本吃不完!今年還有官府統收,不怕那些糧商壓價。
而且,俺們村在農閒的時候,都出去打工,一個月都能賺將近二兩銀子······
俺們家現在的生活,有滋有味,吃飽穿暖,以前哪敢想這神仙般快活的日子······”
收音機裡,傳出吳州廣播電臺的節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