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很多人會疑惑,為什麼網路上的自媒體那麼喜歡帶各種各樣的節奏,他們是不是都是收了錢?
答案肯定不是,收了錢的有,但沒收到錢的才是大多數。
如果有在媒體行當工作的人就應當清楚。很多人被考核的KPI乾脆就只有“流量資料”這一條。
換而言之,為了完成工作任務,把自己工資績效完整的拿到手,什麼樣的新聞能夠為他帶來流量,那麼他們就會發什麼。至於新聞的三要素,早就不知道丟到哪兒去了。
基於這種現實情況,想要推動一個熱點,只要這個熱點的核心本身就具有“流量”的話,相關的節奏和新聞是很容易帶起來的。
徐川顯然就是那個非常具有“流量”的“核心”。因此,雷米的計劃奏效的非常快。
轉發相關新聞的媒體,跳出來“站隊”然後開始輸出自己的“觀點”蹭熱度的比比皆是。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站隊的人裡面,有很多人其實是站了徐川的隊的。不過,大部分人的站隊也只是吃流量的一種方式。
他們根本就不關心《三星銅塔》的選角到底是怎麼進行的。因此,他們站隊輸出的觀點也是站不住腳的。不僅無法幫徐川伸冤,還起了不少反效果。
同樣的道理,大多數網友也不在乎《三星銅塔》的選角工作。他們只是需要一個事情去引申自己在其他地方的不滿。
徐川這次“以勢壓人”的事情,那可太適合引申了。
兩天,距離蘇守文的那個採訪被放出來後僅僅過去了兩天,雷米的那個計劃的第三步就已經達成。
這條寫著【扶持硬科幻:指把和自己有關係的演員塞進別人投資的硬科幻電影裡當主演】的評論隨處可見。
除此之外,徐川的黑子以及廣大看熱鬧的網友,還充分發揮了主觀的能動性,創造性的提出了【徐徐扶持】的概念。
照他們的說法,那就是【不是不扶持,而是要有計劃的扶持,先扶持一批可以演好科幻劇的演員,讓這一批先演好科幻劇的演員帶動其他演員。這叫徐徐圖之,徐徐扶持。】
當然,類似什麼【迪士尼來了都得先給徐川敬酒】的說辭也是到處都是。【華國有三,科幻有三】的評論更是不會缺席。
最搞的是,有人給《三星銅塔》換了個字,叫《三姓銅塔》,意思就是譏諷劇組裡全是徐川捧的演員。
事情到這裡,還沒有結束。
因為蘇守文突然高調宣佈,自己已經以製片人助理的身份進入了《三星銅塔》的劇組學習科幻大片的拍攝知識。
並且非常光棍的承認,這次是求了其父親蘇全興託關係才有了這個機會進去學習,說是製片人助理,其實就是一個“旁聽生”。
這個行為讓很多人有些意外。
因為蘇守文以往在公眾面前,都會刻意強調他現在所有的成績都是透過他自己的努力得來的,和他父親沒什麼關係。
隨之而來的是遍地的通稿營銷。
營銷的核心文案相當有意思,是這麼說的。
【一個男孩變成男人的核心標誌,那就是從脫離父母變成擁抱父母。小時候我們總是希望證明我們比父母更強;總是覺得我們要脫離父母才能飛的更高。
長大了才知道,父母永遠是我們最堅強的後盾。就像蘇守文一樣,以往他總是抗拒和拒絕來自他父親的幫助。現在卻開始因為想要提升自己,主動請求他父親幫忙。
蘇守文的提升的或許不僅僅是將來在劇組裡學習到的東西。他的提升,從他開始接受他父親的強大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了。這才是一種真正的成熟。】
該說不說,這個營銷通稿可以說是藏了一堆私貨。
比方說那個“以往他總是抗拒和拒絕來自他父親的幫助”。這話圈內人知道的誰看到不得笑噴了?
可大眾哪知道這些?
因為蘇全興的關係,知道有蘇守文的人很多。可真正關注他的除了他的粉絲和對家的粉絲,真就沒幾個人了。
所以,作為普羅大眾,很容易被這話給誤導,認為蘇守文還真是一個不靠他爹的選手。
除此之外,還有那句“接受他父親的強大”,這就是明晃晃的在誇蘇全興。
當然,以上這些都是小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