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下巴和下唇之間的區域是很有個人特色的,有些人是平的,有些人是中間帶一條溝,人跟人長相上的區別,很多就在這裡體現。
一開始她想這一定是緣分,領養的孩子,竟然跟男主人長得如此之像。
有一次王美懿跟她聊天,談到了甄時的長相。
張媽就順嘴提了一句“我第一次看到小少爺的時候,就覺得他跟甄家好有緣分,長得跟先生特別像,這不是緣分麼”,沒想到,王美懿卻沒有給出她意料之中的回應,反而有些驚訝:
“哪裡像?一點也不像啊。”
張媽立刻轉移了話題,轉而去問她喜歡什麼味道的清潔劑,下次她準備徹底清潔廚房。
離開甄宅後,在回去的路上,張媽思考了很久,有很多事情她想不明白,但有一點她非常肯定:
越是天天相處的人,就越看不出甄啟明和甄時兩人長相的相似。
反而是像她這樣偶爾一見甄啟明,反倒更能記住其長相的特色,發現他和甄時的相似之處。
而王美懿的態度也令她堅定了想法:
為了保住這份工作,以後絕對不會再輕易評論甄家的家事,這是家政服務人員的大忌。
她需要這份工作,這份薪水來養家餬口,她也有兩個孩子等著她賺錢餵飯呢。
於是這個秘密,就一直藏在她心裡十幾年。
甄時甄景兩個孩子越長越大,張媽心中的疑團也一年復一年的瘋長。
甄時,跟甄啟明越長越像,小時候沒長開,有些地方還模模糊糊的不同,但長大了之後,這養父子兩人,卻是一模一樣的高鼻深目,甚至連瞳孔的顏色都如出一轍。
而反觀甄景,跟王美懿倒是多有相似,遺傳了她的骨相、薄唇和頭髮的顏色,但是跟甄啟明,卻實在說不上有什麼相似之處。
當然,這也可以解釋為,從遺傳學角度來說,甄景的母家基因更強大,顯性特質遺傳到甄景身上的更多。
那甄時和甄啟明長相上的相似,又該如何解釋?
張媽老家那邊有個說法:
“如果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抱養過來,長相上會跟養父母越來越像,因為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一起經歷事情,一起體會喜怒哀樂,常年來心情和表情都高度同步,逐漸就把人的模樣給雕刻的相似了。”
可是,如果這個假設成立,那甄景……
每次想到這裡,張媽就不往下想了。
說到底,這是僱主家的私事,她只是甄家的工作人員,應該擺正自己的位置。
王美懿又在招呼了:
“張媽,你給阿景再拿個小碟子來。”
“好的太太。”
張媽從善如流。
甄景忽然抬頭,朝著甄時發問:
“哥,聽說你前幾天去w酒店了?”
“去了。合作伙伴約在那裡見面談事情。怎麼?”
“沒怎麼,就是聽說我們學校幾個妞也在那兒。”
兄弟倆沒頭沒腦的對話著。
王美懿打斷道:“在家裡,就別說工作上的事了。特別今天還是你們爸爸的生日,你們三個人啊,就好好的給我吃頓飯,吃個蛋糕,吹個蠟燭,工作的事情,明天再說。”
甄景習慣性的做個了鬼臉:“知道了,囉嗦的老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