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駕南巡的第一站,就是五嶽之首的泰山。
行了幾日的旱路,鑾駕駐蹕在靈巖寺行宮。直隸總督、山東巡撫等官員早已將此地安排妥當,供奉著太后歇腳,掃去連日來的風塵僕僕。
次日一早,帝后二人又陪著太后遊覽岱廟。
岱廟始建於漢代,歷經了千年,是歷代帝王舉行封禪大典和祭拜泰山神的地方。皇帝等人在禮官的指引下,在遙參亭處,先拜山川日月,再祭祖先社稷。
而後才奉著太后觀賞景緻,岱廟內最吸引人的,莫過於唐槐院和漢柏院兩處了。一棵槐樹,一棵柏樹,參天而起,遮蔽著日月星辰,給華夏子孫帶去福廕。
尤其是那株槐樹,高大茂盛,蔽蔭畝許。在春夏之際,滿院可聞飄香,又有百碑牆、古槐蔭山、槐香池環繞,再加上各色盆景點綴,自是別有一番情境。
太后被皇帝和映芸一左一右挽著,眉眼都笑彎了,朝皇帝說道:“見此盛景,皇帝可否要作詩一首?”
映芸揶揄道:“皇上您才華橫溢,留個詩,刻個碑,後世必會萬分敬仰。”
皇帝興致驟起,吩咐李玉備筆墨,身後跟著的一群文官大學士更是欣然圍了過來,一睹皇帝的文采。
兩名小太監抬了長案置於槐樹下,文房四寶一應俱全。
春風浮動,裹著淡淡的幽香,得此佳境,皇帝自然是才思翻湧,當即寫下一首七言詩:“兔目當年李氏槐,枒槎老幹倚春階。何當綠葉生齊日,高枕羲皇夢亦佳。”
大學士們紛紛拍手恭維,馬屁一個接著一個地拍,幾乎要將皇帝追捧到天上去。
皇帝很是自傲地瞅了眼映芸,眉目間滿滿的傲氣,道:“皇后覺得如何?”
映芸乾笑了兩聲,道:“好,驚為天人。”59書庫
皇帝饒有趣味地問:“好在哪兒?”
映芸莞爾一笑:“好在……臣妾聽不懂……”
皇帝嗤聲笑了笑,將他的墨寶交給了李玉,道:“依皇后的意思,刻個碑,就立在……皇后現在站的地方。”
李玉笑眯眯地應道:“嗻。”
幾人又遊逛了一會兒,入東御座歇腳用膳,御膳房特地備下了山東特色麵食。
對於美食,映芸從不抗拒,殿內的嬪妃都舉止優雅,淺嘗輒止,唯有映芸不管這些禮數,既然擱在她面前,她便大快朵頤。
皇帝輕聲笑道:“皇后趁現在多吃點,一會兒陪朕去爬泰山。”
映芸一塊埋頭噎著,輕聲咳了咳,問:“爬泰山?臣妾一把年紀了,爬不動啊……可不可以不去啊……”
皇帝趣味一笑,道:“慢慢爬,朕陪你。”
“呵呵,”映芸扯了點笑,道:“幹爬啊?有索道嗎?”
“索道?”
映芸點頭,道:“就是在兩座山峰間架起一個鋼索,鋼索下掛一個筐子,臣妾就坐那筐兒裡,嗖地一下就到山頂了。”
皇帝笑嘆道:“皇后真是異想天開,怎不說朕給你安上一對翅膀,你直接飛上去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