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呂師周連忙開口安撫驚恐計程車兵。他在壽州軍中的威望較高,見他出面保證,士兵們這才稍微放心下來。
這下李指揮卻更加憤怒起來,“呂將軍,難道你也背叛了淮南嗎?末將聽說將軍父子兩代人都深受大王重用,想不到連你也背叛了大王!”
呂師周和史儼二人對視一眼,不由笑了起來。
“沒看出來李指揮還是如此忠心於大王的人!不過本將可沒有投靠朱全忠,倒是有人投靠了朱全忠,本將星夜來此便是奉吳王之命前來抓捕背叛了大王的逆賊!”
“逆賊?誰是逆賊?為何不下令給朱使君讓他抓捕,卻要讓你們來此抓人?”
“呵呵,若是這個逆賊便是朱延壽他自己呢?”
“什麼?朱使君投靠了朱全忠?”
……
史儼可沒多少時間和他多解釋,匆匆說了幾句後便道:“如今李承嗣將軍已經親自率領大軍為先鋒,世子也率領數萬大軍向壽州趕來,目的就是進城抓捕逆賊朱延壽!你等壽州將士在此抵抗朱全忠多年,為我淮南北方屏障,有功而無過!只要接下來不投靠朱延壽逆賊,便是大功一件;若是從賊,殺無赦!何去何從諸位可一言而決!”
李指揮等人自然選擇服從,只要史儼他們不是真的投靠了朱全忠,那麼楊行密是不是要對付朱延壽就不是他能管的。
更何況他又不是傻子,在這麼多弓弩瞄準之下他可不敢亂來,反正他本來就是為楊行密效忠的,此時聽從他們的軍令也不會有任何心理負擔。過了不久,等李承嗣率領上千騎兵進城後,李指揮更是慶幸自己沒有做傻事,連李承嗣都親自出面了,那麼肯定不是史儼、呂師週二人投靠朱全忠了,而是楊行密要對付朱延壽了,至於朱延壽是不是真的投靠了朱全忠這時反而不重要了。
不久,一位長劍都的密探從陰影中鑽了出來,見到李承嗣後立即說道:“啟稟李將軍,崔將軍那邊已經控制了內城城門,沒有驚動朱延壽,但唯恐生變還請將軍速速趕過去!”
這也是李承嗣比起安仁義他們來更有優勢的一點,張灝在廣陵牙城中只能安排幾個刺客進去,但李承嗣他們卻有崔太初這個朱延壽的親軍指揮當內應。
負責守衛內城計程車兵都是崔太初的直接手下,有他親自接應,自然比安仁義他們方便很多。
李承嗣點點頭,這些都是提前計劃好的事情,如今聽了密探的話他也不奇怪,當即下令道:“緩步前進,儘量不要造成太大動靜!”
他們已經在沒有驚動城中其他守軍的情況下成功控制了城樓,所以此時並不需要像安仁義他們那樣全速奔行去搶佔內城。
畢竟騎兵全速衝鋒起來動靜太大,極有可能會驚動內城中正在休息的朱延壽,而緩緩前進的動靜就小多了。
壽州城乃是大城,與廣陵相比也一點都不小。李承嗣率領騎兵緩緩前進,過了許久才接近內城城門。
城樓上,崔太初正在焦急的等待著,雖然他率領心腹控制了城樓,但誰也說不準他的手下有沒有朱延壽的死忠,若是他們意識到不妙暴起發難,必然會驚動朱延壽。
好在等到李承嗣騎兵趕到後守軍士兵還安安靜靜的呆在那裡,並沒有人作出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