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是那種不肯吃虧的人,此次被小小地耍了一番,雖然臉上依舊一副雲淡風輕,似乎並不在意的樣子,但心中還是有點憋悶的。
不過這並不是他胸中有多麼彆扭,想要將這口氣狠狠討回來之類的,周瑜的心胸還不至於狹窄到這種程度。不過此時他還是小小地在期待著,期待待會兒那名讓自己吃癟的敵將被俘虜時,對方臉上究竟會顯露出何等表情。
只有五千人而已,不出意外的話,敵軍在自己數萬大軍面前就是一盤菜,自軍想怎麼吃就怎麼吃。
雖然因為這區區五千人而使得自軍攻克許昌的時間往後遷延了數日,但最終的結果還是不會發生改變。許昌被自軍攻克,成為自己主公孫堅踏向天下的臺階,這就將是未來唯一會發生的結局。
此刻,周瑜如是相信著。
不過老天似乎一向喜歡不遂人願,周瑜方才還志得意滿,但隨即便再度陷入了犯難的狀態。
前方是一片茂密的山林,雖然面積並不是特別廣大,但擠個四五萬人還是勉強能擠擠的。
兵法有云:“逢林莫入。”
像這種山林,用來佈置伏兵是再好不過了,再加上如今又是深夜,周圍漆黑得伸手難見五指,要是林中真的有埋伏的話,那麼自己這支大軍貿然進入,恐怕根本討不到什麼好處,反而會白白折損許多人馬。
周瑜現在心中又有些不確定了?曹軍的援軍真的會只有五千人麼?是不是他們在入夜之前便將大部人馬藏於這山林之中,然後等到夜深之時讓小部分人馬前去騷擾自軍的營寨,誘使自軍追擊對方,然後趁勢將自軍引入這片山林,一舉伏而殺之。
周瑜越想,越覺得有這種可能。
五千人馳援,在這許昌城外作疑兵狀拖住自軍攻城的步伐,這並非沒有可能。但真是如此的話,對方又何必在夜晚不斷地騷擾自軍,讓自己計程車兵飽受難眠之苦,這豈不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麼?
要知道,那麼惡劣的行為很有可能會激起自軍的憤怒,從而令主將決定直接出兵征討。如果光是一夜不睡覺倒還罷了,畢竟熬一個晚上對於這些士兵來說也並不是什麼難事,然而一整晚都要在那種緊張恐慌的氣氛中度過的話,那後果可就嚴重得多了,對於軍隊計程車氣等諸方面因素更是極為不利的。面對如此卑劣行徑,出兵征討,爭取將主動權奪過來,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舉動了,對方主帥應該沒有不想到這一點的可能。
如果對方真的只有五千人,那麼面對自己大軍盡出的狀況,焉有幸存之理?如果對方真的只有五千人,其主帥又怎麼可能冒著自軍怒火爆發的危險,在夜間這麼不厭其煩的反覆騷擾?
一切的一切,貌似都歸結成三個字:有陰謀!
嗯,一定是這樣。這一定是對方的誘敵之計,先透過少數兵力激起自軍的怒火,目的就是為了將自軍引誘到這片山林之內進行伏殺。
如此一來,曹軍大營外只有五千兵馬蹤跡一事也絕對說得過去。那五千人只是負責引誘自己的,而大軍早已在入夜之前就已經離開大營,進入這片山林設伏,時間一久,其蹤跡自然淡去。
至於在袁曹對峙的時候,曹操為什麼還能遣大軍回援的這種問題,已經算不上是問題了。戰場之上風雲變幻,誰知道官渡那裡發生了什麼事?
就這樣,因為這片山林之故,周瑜推翻了先前自己得出的正確答案,而重新作了一番推斷。而且周瑜越思索,就越覺得自己現在推斷出的這番結論才是準確無誤的。
“公瑾,要追進去麼?”一旁的孫堅問周瑜道。顯然,在這片山林面前,孫堅也有些顧慮。
沒辦法,誰叫這片山林坐落的位置恰到好處,而且看上去這麼適合佈置伏兵呢。
面對孫堅的問話,周瑜面露難色,進還是退?這是個難以抉擇的問題?
進,可能遭到伏擊,損失慘重。
退,經過這一晚不斷的折騰,結果卻空手而歸,自軍恐怕是別再指望能有什麼軍心士氣去攻城殺敵了,到時或許只剩退兵一途。
正在周瑜進退兩難的時候,突然聽到一名士兵大叫道:“不好了,大營好像起火了!”
什麼!聽到那名士兵的呼聲,所有人都立即回首而望。
熊熊火光,漫天而起,而那起火的方向,正是孫堅軍大營!
“不好!”周瑜突然想到了什麼一般,臉色疾變。
孫堅、孫策等人也個個面露驚色,大營起火,那肯定是被劫營了!
可到底是誰劫的營?曹軍的援軍按理來說此時應該都在前面這片山林裡才對啊。
“一定是城內的守軍。”周瑜只沉思了片刻,隨即便恨聲說道。
此時此刻,能對自軍進行劫營的,也只有許昌城內的守軍了。
可惡,難道是他們看準了自軍離營的機會,所以才會有所行動的麼?周瑜只感覺自己被對方完完全全地給設計了,心情十分沉悶。
援軍在夜間不斷對自軍進行騷擾是第一步,接著誘自軍出營以進行伏殺是第二步,而等自己率軍離開後,城內的守軍便抓住機會,趁機劫營,將自軍留守在營內的剩餘兵力全部屠盡,這便是最後一步。
一環接一環,環環緊扣,以求將孫堅軍屠戮殆盡,當真是好心機,好算計啊!
但是城外的援軍到底是透過何種方式和城內守軍取得聯絡的?自己一直有派斥候緊盯著許昌城諸城門的狀況,也沒看到有人員進出啊。
不過這已經不是現在所要考慮的問題了,如今的關鍵是,大營被劫,自己這一行人必須立即回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