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月餘,終於等到了曹操在陳留髮檄募兵的訊息。當下高順便找來典韋和一併人等商議。
“董卓無道,天下紛亂在即。如今曹孟德徵募義兵,發檄文邀天下諸侯共討董卓,正是我等男兒建功立業之時。窩在這山林之中行遊俠之事,雖然看上去風光,但終究不是長遠之道,更是有負我等的一身本事。何不響應曹操號召,加入義軍,將來也好乾出一番事業,不辜負我等大好之身。”見諸人都已齊聚,高順也不彎彎繞繞,開門見山地說道。
原屬於幷州軍的那二十幾人自然沒有意見,甚至還對此非常期待。高順方才雖然說的是“行遊俠之事”,但誰都知道那不過是粉飾之詞,作為軍人出身的他們全都從心底裡不想幹這等匪寇的勾當。而典韋帶來的那十餘人則把目光齊聚在典韋身上,靜待著他的決定。
“既然賢弟有志,那大哥自然不會反對!”在這一個多月的相處中,典韋對高順出身軍伍之事早已知曉,也察覺出高順志向不小,絕不是那種甘於埋沒于山林之輩。既然兄弟相稱,那自己這個兄長又怎能拖弟弟的後腿。再說自己一身武藝非凡,僅僅當一個遊俠兒的話確實顯得可惜了。
典韋發話,其手下一干人等自然應從。見無人反對,高順也是欣喜。既然計議已定,高順、典韋二人便引著所屬三十餘人前往陳留。
————————————————————————————————
“在下高順,字長恭,原是幷州牧丁原軍中的一名軍侯,因看不慣呂布弒主的惡行,遂帶了一波人來到這陳留城外落腳。”高順一邊作著自我介紹,一邊偷偷打量著眼前的這位千古梟雄。曹操的身材略顯矮小一些,相貌也平凡無奇,並沒什麼偉岸雄奇之處,但是從他那雙深邃眼眸中所暴露出的精光,卻彷彿有著一種能夠懾人心魄的魅力。
“此是在下在陳留相識的義兄典韋,和在下志投意合。今聞曹公舉義兵,特來相投帳下,任由曹公驅使。”
曹操微捋鬍鬚,心中高興非常。自己在陳留待了也有一段日子了,典韋的名聲自然聽說過,高順既然身為其義弟,想來武藝也是不低的。另外這二人帶來的三十餘名部屬,個個殺氣騰騰,一眼就看得出是久經殺伐之士,絕非自己這些天所招募的新兵可比的。雖然人數並不算多,但對於現今還處於缺兵少將階段的曹操來說,也能讓他小小地激動一下了。
“二位壯士來投,操如魚得水也!”曹操大笑著扶住二人,臉上一片殷切之意。
“媽的,怎麼古人就這麼喜歡說如魚得水?”對於曹操的殷勤,高順心中暗自腹誹。來自於後世的他固然知道曹操的這番做作是籠絡人心的手段,不過此刻他心中依舊不免惴惴。看曹操這副樣子不會作出食同桌、寢同榻之類的舉動吧,要知道自己可是沒有什麼割袖分桃的愛好,更不捨得獻出菊花的貞操。到時要是面對曹操的逼迫,自己應該是委婉抗拒呢,還是一口回絕呢。要知道即使是典韋這個義兄都沒和自己睡過,要是投奔個主公還要把自己的身體倒貼進去那真是虧大發了。
不過還好,事實表明這些不過是高順的被害妄想罷了,或者說高順和典韋的投效固然值得曹操高興,可就現在而言他們二人的分量還不足以讓曹操邀請共眠,畢竟劉備這一輩子除了關張兩個兄弟以外也就陪諸葛亮這一個男人睡過不是。
這一幕兵,便又耗去了月餘的時光。自高順典韋之後,曹操的宗族兄弟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以及另外兩名壯士李典、樂進也相繼來投,而義兵的數量也在陸陸續續的增加之中超過了五千人。
此時曹操的討賊檄文差不多也傳遍了大漢的各個州郡,以渤海太守袁紹為首,共有十七路諸侯先後響應,結成反董聯盟。各路兵馬先後向洛陽進軍,並會師於汜水關外,共計大軍二十萬餘,聲勢之浩蕩非同小可。
曹操作為檄文的編撰者,也可算作是聯盟的發起人了,自然不會置身事外,帶著手下一干武將和這五千義軍趕往汜水關。
————————————————————————————————
“報——那華雄引兵出關,在營前溺戰!”
孫堅敗了,那名號稱江東猛虎的孫堅孫文臺,敗在了華雄之手,還折了大將祖茂,這是眾多諸侯沒有預料到的事。而那華雄在擊敗孫堅後更是志得意滿,引了一隊人馬在聯軍營門前叫陣。
眾諸侯面面相覷,只有袁術低著頭,畢竟孫堅的敗因他可是一清二楚的。若不是自己嫉賢妒能,剋扣糧草,說不定此時孫堅早已經把華雄的首級獻在帳前了。只不過,這些事無論如何都是不能公諸於眾的。
見眾人默然不語,身為盟主的袁紹坐不住了,率先開口問道:“孫文臺敗於華雄,使得我軍士氣大挫。而如今華雄就在營前叫陣,為之奈何?”
又是一陣默然之後,袁術身後走出一將,昂首說道:“俞涉願與那華雄一戰,定將其首級獻於帳前!”袁紹大喜,為之把酒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