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函輕笑,“年輕人,不是人人都是蕭央。”
竇文海笑著說:“你的這幅字拿出去,一文不值。”
袁志玲冷冷說,“竇文海,說夠了沒有?”
竇文海嘿嘿一笑,“嫂子,不過是一個司機而已。”
袁志玲冷冷說,“請注意你的言辭,我不是你的嫂子。”
竇文海被懟的臉色有些難看,這女人真是給臉不要臉。
要不是葉歡,他早就翻臉了。
張北海笑著說,“這禮物,我手下了。”
他也不想大家在自己的壽宴上鬧不愉快。
一個張家的傭人把蕭央的書法收了起來。
張家眾人壓根沒把蕭央這一幅字放在眼中。
就在這時,一個五十出頭的男子來了。
竇文海迎了上去,“爸。”
來人正是輝煌傳媒的董事長,京城十大富豪之一的竇海山。
竇海山笑著說,“張老。”
張北海笑著點頭,“海山,坐吧。”
竇海山哈哈一笑,“不急。”
回頭看著後面的人,他說,“還不把東西開啟。”
後面那人拿出一卷卷軸,緩緩展開。
眾人看去,是一幅字!
裴倩瑤忍不住說,“是蕭央的《勸學》。”
竇海山笑著說,“沒錯,這就是《勸學》,我從京城戲劇學院那買來的。”
眾人仔細看了起來。
張北海讚歎,“好字,好字!”
蕭央剛才寫那首詩的時候,怕被人認出來,改變了一下筆鋒,和《勸學》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
《勸學》是用行楷寫的,張北海最擅長的就是行楷,所以格外喜歡《勸學》。
竇海山投其所好,就去京城戲劇學院把《勸學》買回來了。
竇文海也讚歎說,“確實是好字。”
蔣函說,“蕭央的書法造詣太高了。”
其他人也紛紛讚美。
張北海說,“海山,你有心了。”
一個張家的孩子忍不住問:“海山叔叔,這得多少錢啊。”
竇海山哈哈一笑,“不多,也就四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