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雲將軍,你要離開?”
廣陵唐王行宮內,此刻的李武宗聽到雲烈要離去,頓時內心五味雜陳,唐國從一無所有,到現在能雄踞西北,全賴雲烈以及雲家之功 ,而且只要有雲烈在此,趙國蠻子想要前來,還得仔細考慮考慮,可是雲烈如今要離去,之前唐國所有的優勢頃刻間便會蕩然無存,李武宗此刻憂心忡忡,雖然他知道雲烈並非常人,但是唐國如此情況,不得不讓李武宗如此,頓時陷入兩難之境。
“吾王切勿憂慮,小臣此次離去,想必用不了多久,便能返回!”。
雲烈看見唐王李武宗如此,也感覺頗為難為,但是已經踏上修行之路的雲烈,得知那神魔淵古蹟將要開啟,所以必須得去一趟,這也是修行界中比較盛大的事情,而且萬一有重寶出世,或者有高階發出現世,作為一個修行者,那是無論如何都得去碰碰運氣,如果連一試的勇氣都沒有,談何證道,故此雲烈此刻早已心意已決。
“這,?”。
李武宗當即埡口,但是為了唐國卻又不能,旋即上前問道:
“雲將軍,孤王知你並非凡人,可是眼下,這唐國,,,,,而且這唐國也是雲將軍的母國,如果雲將軍飄然離去,趙國出兵來犯,該當如何,請雲將軍示下!”。
如今的雲烈可不是當年的小叫花子了,拋開唐國百姓,唐國將軍這個身份不說,就拿雲烈那修行者的身份來說,足以讓唐王對此畢恭畢敬,因為一個修行者,足以改變一個凡人國家的局勢,何況唐國只有雲烈這麼一個修行者,而且雲烈已經達到令同境界修行者望塵莫及的地步,而且雲烈身後還有一個尚不知深淺的仙人支撐,這一切讓唐王李武宗親眼所見,所以唐王不得不如此做。
“吾王放心,此去只是增長見識,遊歷名山大川,待日後我唐國強大,以圖將來圖謀天下!此去雲烈一人前去,不會帶其他人前去,也不會另投他國,請吾王放心!”。
雲烈雖然在朝堂之上,平時不怎麼說話,但是也頗知身居廟堂的玄妙之處,李武宗看似對雲烈畢恭畢敬,但是言語中充滿了試探之意,不過這一切雲烈也當然明白,唐國已經覆滅一次,再也容不下第二次,作為唐國的掌舵之人,處理這些事物,必然要如履薄冰,步步為營,旋即才對唐國如此說道,以安唐王之心。
“敢問雲烈將軍,倘若找國,燕國,韓國,三國同時出兵伐唐,又該如何處置!”。
雲烈當然不會怪罪李武宗如此問,因為雲烈已然是唐國擎天大柱,早已知曉,唐國鼎盛時期猛將如雲,戰將上千,但是老的老死的死,再加上連年征戰,死傷早已過半,最出名的銀戰,銀爭二位將軍也已經陣亡,眼下只有雲烈等一干小將,如果不是雲烈橫空出世,唐國此刻可能早已經滅亡了,哪裡還有現在的雄踞西北之境之說。
“王上,可敢借雲烈一物,雲烈保西北邊境無恙!”。
雲烈拱手說道。
“何物?雲將軍但凡開口,李武宗定然答應。!”
唐國李武宗何許人也,年紀輕輕,已經跨上,一國之主的寶座,想當年,那也是從戰場上,死人堆裡殺出來的,不說是雄主,但英主卻是擔的,至可惜生不逢時,唐國隕落之際,才能上位,而且上位之後雄才武略已經展示出來,聽聞雲烈要借一物,可保唐國,欣然允諾。
“王上,可否借您手中打王鞭一用!”。雲烈說道此處,聲音略微有點小,只是躬身。
聞聽此言,李武宗身子微微一震,這唐國打王鞭,那可不是凡物,且不說上打昏君,下打佞臣,就拿這開國傳承一說,這唐國建國者,李氏祖宗,當初只不過是一方小諸侯,封地不過百里,人口不過數千,但是相傳這打王鞭,自空而降,通體金光,自從李氏祖宗得到此寶物,便如同虎生雙翅,戰場攻伐,無往不勝,破敵克城,勢如破竹。
直到最後李氏祖宗,建立唐國,此鞭便被封為打王鞭,只要是昏君佞臣,但凡持此鞭者,便可誅之,如果當代王上,不思悔改,天怒人怨之時,持此鞭者也可取而代之,並不為過。
李武宗知道此事,雲烈如今也是位高權重之人,當然也知道此刻,但是雲烈這麼做卻是為了保護唐國,所以也不論唐王李武宗的想法,只是將此事說了出來。
那唐王李武宗並不是畏首畏尾之人,聞聽此言,只是稍微遲疑了一下,當下便對著雲烈說道:
“雲將軍,只要能保我唐國最後血脈,李武宗定然竭盡全力,就算雲將軍日後取而代之,李武宗也絕無二話!來人,請上打王鞭。”。此話說完,便命隨之伺候在側的公公,將立於龍椅一側的打王鞭,端與雲烈面前,也沒有多看此物一眼,彷彿這打王鞭就是個凡物而已。
“謝吾王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