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伊.哈薩迪與他的國防衛隊一團。
這個團在米拉尼一戰後還剩1200餘人,原先佔有堡內,現在依舊是堡內。
新政府蘇丹衛隊。
他們的海軍有1000人,用四條巴加拉接管了洛林讓出來的梯道碼頭。
他們的陸軍僅有800人,兵員來自難民,這會兒正拿著洛林賣給他們的海事通勤和老舊陸炮做著最基礎的佇列操練。教官團長是巴託,和軍火一樣,僱傭教官同樣是要錢的,而且溢價高昂。
荷蘭義勇軍。
區區400人和六門炮的義勇軍接替了德雷克天台的陣地,本身的規模在如今的米拉尼防區不值一提。然而洛林已經對新政府開誠佈公,荷蘭義勇軍僅僅是先頭部隊,他們身後還有西班牙義勇軍和法蘭西義勇軍,他們最終將組成另一種形式的“民營聯軍”,成為新政府唯一可以當成炮灰來使喚的外來盟友。
城堡裡外還有一支總數接近3000人口的非戰力量,他們就是孕育出新蘇丹衛隊的難民們。
馬斯喀特的巷戰越打越亂,烏泱泱的兵禍滅戶拆家。馬斯喀特人被迫從家園出逃,逃往裡阿曼,逃往鄰近省,更多的則是逃向距離城鎮不遠,始終嚴守著中立的兩座城堡。
賈拉利有馬斯喀特的英雄血脈,他們從久遠的無法探尋的過去就始終如一地守護著馬斯喀特人的生活。
米拉尼則有平靜,有食物,有遮風蔽雨的窩棚和戰爭中最難能可貴的工作機會。
歷史,以及現實。
相比之下現實似乎比歷史更值得依賴,更何況米拉尼還有一位以賽義德為名,以蘇丹為姓的小小王者。
這位小蘇丹每天都會帶著糧食來難民營看望自己的子民,難民中有不少人認出他就是原來那個害羞怕生的六王子殿下,傳說他在米拉尼得到了真主的啟示,會把受苦受難的百姓救出這場戰爭的深淵。
有一說一,相似的傳說幾位王子身邊多少都有一些,但唯有米拉尼的小蘇丹能給人以截然不同的真實感。
他向難民提供果腹的食物,給難民讓出蝸居的高牆,受人愛戴的曼澤裡元帥向他效忠,在戰爭中倖存下來的巴加拉衛隊向他效忠。
世人皆知哈薩迪家族是伊瑪目的代表,伊瑪目代表著神眷,哈薩迪的選擇就如同是真主的選擇。
還有白人!
誰也不曉得一夜之間究竟從哪兒冒出這麼多武裝到牙齒的白人。他們明明是入侵者,帶著火炮和刀槍,乘著巨大的戰艦,準備把富饒的馬斯喀特劫掠一空。
但難民們親眼看到小蘇丹站在城樓上訓斥他們,讓他們停留,然後他們就真的停在了哈拉爾山上,安營紮寨,無所事事,買賣僱傭,童叟無欺。
這真的是本著入侵而來的白人麼?難民們覺得,他們聽話得就像是被馴服的野狗……
不知不覺,一種信仰在難民營中悄悄流傳開了,就如基督之於天主,這種信仰主張像崇奉真主一樣崇奉偉大在人間的行走。
行走之名,蘇丹賽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