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神科裡,都是投奔皇帝的道人和術士,除了幫皇帝煉製長生不老藥外,附加的任務,就是處理京城以及周邊發生的異象詭事。
皇帝從來不把江湖當回事,就是因為,他手底下的高人,數不勝數。
正如唐太宗所言:帝王若招賢納士,則天下英豪,盡入彀中矣。
處理如此重大的涉龍事件,侍神科只派來了,兩個術士和一個道人。
一個木匠出身的術士,正是魯班術高手,最精通的就是化骨水。
另一個術士來自一個,孤懸海外的島國,島國又名為扶桑。
日出扶桑,島國在東方。
這個扶桑術士,其實是一個劍客,最拿手的,就是迎風一刀斬。
道人伸頭看看陰暗的水井,扔下去一根,燃燒的松油火把。
藉著下墜火光,能看到井壁古樸斑駁,井水深不見底。
道人讓錦衣衛拿來一根,五丈多長的鐵鏈,順著井口放下去,鐵鏈快放完了,還是沒有觸碰到井底。
再次拿來兩根鎖鏈,接在之前的鐵鏈上,繼續往下放。
三根鐵鏈,合計十五丈。
結果還是觸不到井底。
“井下有暗河,這事看來不好辦了。”道人搖著頭說。
扶桑劍客急著去喝酒,不想久等,讓錦衣衛提來幾十麻袋生石灰,用武士刀劃破麻袋,親自把散開的生石灰,一袋袋倒進井裡。
生石灰遇到水,發熱冒蒸氣,把下面的井水燒得滾開。
“小小的井龍王而已,我就不信,他能受得了,這石灰灼身之苦!”
扶桑劍客漢語說得流利,用詞也準,看來讀過的書,至少比段初多。
他話音剛落,一截兩尺木棒,突然就從井水裡,激射而出。
扶桑劍客的迎風一刀斬,不是浪得虛名,他出刀速度很快,激射的木棒被他迎風一刀斬斷,一招用完,他的武士刀也完美入鞘。
一招滅敵,之後收刀入鞘,他練了半輩子,從來沒失手過。
不過這次,他失手了。
斷成兩截的木棒,後半截斜飛出去,而前半截,插進了他的小肚子。
劍客單手握住木棒,另一隻手指著水裡,喃喃說不出話來。
木棒上帶著不少石灰,刺進臟器之後引發毒變,劍客很快一命嗚呼。
楊木匠看看劍客屍體,冷笑一聲。
“小國寡民,焉知天高地厚,也敢與中土高人爭鋒,道長你歇著,讓楊某會一會這小小的井龍王!”
出家人慈悲為懷。
道人看著劍客屍體,先是搖頭表示惋惜,又默誦超度經文。
沒等道人唸完經文完成超度,劍客的屍體,就被楊木匠拖走了。
楊木匠倒提屍體,拔掉那根刺腹木棒,傷口汩汩流血,都傾入水井。
四名錦衣衛,用火把照著井口。
能看到石灰還沒有沉底,血水在石灰表面,慢慢聚在一起,很快又在白茫茫的石灰表面,蔓延開來。
楊木匠把劍客屍體扔到一邊,又滴了一滴自己的指血下去。
他的指血沾到劍客的血水,那灘血水慢慢化作一條紅色的小龍。
楊木匠默唸幾句咒語,指著血水猛然道:“祖師在天有靈,保我無往不利,紅龍入井,以龍克龍!”
那條紅色小龍,聞言突然活了。
只見它張牙舞爪,一副兇悍的態勢,幾爪刨開石灰,鑽到了深水中。
楊木匠站在井口,對道人說:“道長,等我小紅龍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