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守關羅漢長得十分胖大,身高大概一米九左右,體重怎麼著也有一百九十斤,他能夠穩穩的蹲在圓圓的木桶上已經讓杜敬十分不可思議了。
更不要說是漂浮在河面上不停的浮動著的圓柱狀木桶了。
看來這第一關是在考驗身體的平衡性以及輕身步法類的武技了。
果然天下武技出羅漢,只要常年在這種地方訓練,總結訓練出一身不錯的輕身步法類的武技並不算什麼難事兒。
杜敬向前走了兩步,忽聞身後一陣嘈雜的說話聲音,他便回頭看去卻見正是昨夜參宴的那些個修士跟著自家門派的弟子紛紛上山來了。
他早就知道,這種時候這些人是少不了的。
一個修士見杜敬還未動,便說道:“杜捕頭,這第一關講究的是身體的平衡性,要不您現在第一個木桶上練上幾天在過河,否則的話一會兒我還真怕您臉上掛不住啊!”
這話裡的意思無非就是說結果已定,杜敬那是必然會在河面上摔的一個落花流水的。
其餘修士也都是紛紛嗤笑不已,說實話這羅漢廟的山門他們時不時也會來打上幾關,淬鍊一下自己的武技,所以對於這前幾關的難度他們的心裡是清清楚楚的。
尤其是這第一關,不堅持鍛鍊幾天的平衡且不說站在木桶上與那守關羅漢對打了,就是站都站不穩的。
可這杜敬只是轉過身來對著眾人拱了拱手說道:“多謝諸位捧場替我出謀劃策,不過這事兒倒是不牢諸位操心了,我心中自有計較。”
這些個泰平修士被杜敬這話說的都不知該說什麼是好了,自己哪裡是來給他捧場出謀劃策的?自己明明是來看熱鬧,看出醜的嘛!
他們對杜敬並沒有抱有什麼敵意,但是這些地方每一關都有著他們出醜的記憶,今天能夠看到昨夜在宴會上大展神威的杜敬出醜,何樂而不為呢?
可這杜敬著實臉皮厚了一些,竟然將自己這些人說成了是給他捧場的。
既然你這樣認為,那我們便都不說話了,倒要看一看你的臉皮有多厚。
可杜敬根本不在意這些泰平修士,而是站在岸邊靜靜的等待著河中央的胖大和尚,那胖大和尚當然知道對岸來了人,他不緊不慢的將飯碗裡的每一粒米盡數用筷子刨進了嘴裡,隨後用衣袖擦了擦嘴角,站起身來衝著杜敬勾了勾手指。
“來吧!”
這麼直接?
杜敬皺了皺眉,說道:“大師,我今日不是來打山門的。我乃泰平縣總捕頭杜敬,泰平郡主的夫君,今日找貴寺方丈有要事相商,還請大師讓開道路放我進去。”
“呵,這杜捕頭還真是天真!如果說好話可以的進去的話,那要這打山門的規矩做什麼?”
這幾個泰平修士正打算說些什麼的時候,卻見那胖大和尚雙手合十唸了一聲佛號,說道:“阿彌陀佛,原來是郡馬大人,既然這樣您可有拜帖,我也好找方丈通秉一聲。”
“我去!還可以這樣?”
“還可以投拜帖?我咋不知道還有這個規矩?”
這些泰平修士紛紛錯愕不已,早知道可以投拜帖上山的話,自己這些年又何必一關一關的打呢?直接找方丈拜師學藝多方便啊!
杜敬這樣一說,只是一個由頭,他也沒有想到那胖大和尚竟然會如此回話,於是連忙從儲物袋中取出了一張紙寫上了拜訪事宜之後遞給了胖大和尚,那胖大和尚接過拜帖衝杜敬笑了笑說道:“施主您稍等。”
說罷幾個縱躍便消失在了眾人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