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石如何不見?他沒來麼?”葉孤元歷親自排的戲,他當然知道什麼人最擅長什麼人物,四石的戲份不重,但也不是誰都能替換他的,這麼大的場子誰不搶著上?四石沒有可能主動把戲讓給一個生人。[超多好],最新章節訪問:.。
“原是來的了,馬上要進宮了他突然昏厥,怎麼都叫不醒,只好臨時讓他頂替一下。這出戏小青沒幾句詞,就跟著走個過場,他沒問題的。”
梨園閣的班頭緊著向葉孤元歷解釋,八大戲班齊聚於此,誰都想多上一齣戲,不知上頭是有意安排還是趕巧了,這次八大戲班各有兩出戏可以上。
如果葉孤元歷把這出戏給拿掉,那八大戲班裡可就只有梨園閣上了一齣戲,原本是最聚光環的第一戲班,如今豈不成了笑料?
“這出戏拿掉,生人怎麼能面聖?”葉孤元歷可不管戲班的甜處苦處,安全第一絕不能留下隱患。
“三爺,三爺您也是咱梨園閣的人啊,您想想”班頭真會說話,三爺什麼時候成梨園閣的人了?你這是給他臉上抹黑呢嗎?皇子跟戲子‘交’朋友已經是偷偷‘摸’‘摸’的事了,你當眾嚷出來真的好麼?
“今天正好是端午,要唱也該唱勸雄黃那段。”
“好咧,謝三爺!”只要戲能上就行,班頭歡天喜地的給葉孤元歷鞠躬。
‘勸雄黃’是白素貞和許仙的對手戲,沒有小青什麼事。葉孤元歷又仔細的看了一遍,實在沒發現什麼問題便走了。[棉花糖更新快,網站頁面清爽,廣告少,無彈窗,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
夜宴雖然是以宴為主的,但絕不是來了就吃,吃完就走。這裡面的程式複雜著呢,光是上場就很麻煩。
葉孤元弘拉著蘇若水走在最前面,後面跟著的是九王爺、三皇子、五皇子、六皇子、七皇子他們五個在宮外建府的皇子,再後面是按品級排列的嬪妃、皇子、公主……
呼啦啦數百人黑壓壓的一片等著皇帝和皇后慢慢的走上正位,然後集體跪倒大禮參拜。跪下、磕頭、起來,再跪下、磕頭、起來,反反覆覆的折騰好幾遍,三跪九叩之後依次入席。
從進入場地到屁股沾著凳子兩刻鐘過去了,皇帝、皇后的座位下面加了木墊,顯得高高在上。其餘的人分列兩排,左起是太子和太子妃坐在一張桌子的後面、九殿下和三殿下坐在一張桌子的後面,再往下是五殿下和六殿下……
右起是陳貴妃、李貴妃、德妃、賢妃、慧妃……,品級較低的嬪妃、皇子、公主都分別在他們的後面陳桌就座。
正中空出來相當大的一片場地是給歌舞準備的,夜幕剛剛拉開,頭頂的燈籠高低不同錯落有致照得廣場上亮如白晝。
還沒人見過這麼多燈在上空形成光網,這麼明亮的夜晚是第一次見到,光是這一點就足夠讓很多人興奮的了。
每個人的桌子上都是兩個果盤,裝著些果脯、瓜籽、水果、點心一類的,正餐還早著呢,皇帝象徵‘性’的說了幾句場面話,歌舞上來夜宴算是開始。
每張桌子後面都是兩個人,桌子與桌子之間距離半米左右,所以聊天還是很方便的,跟同桌的聊跟鄰桌的聊都聽得到。所以現在場很快就變得嘈雜起來。
皇帝和皇后是沒辦法和下面的人聊天的,因為離的太遠。大家聊的無外乎就是歌舞如何,或是拿某個節目跟某個節目對比一下,拿某個藝人跟某個藝人對比一下。
最先上場的是教坊司的歌舞,幾十個舞‘女’穿著同樣的仙‘女’裝,衣袂如雲身姿百變。上來就贏得了個滿堂彩,然後退下領賞去了。
‘精’彩紛呈卻千篇一律的節目大多數人早就看膩了,只是索然無味的坐著。教坊司的節目和戲班的節目輪換著上場。
大概過了六七個節目輪到了梨園閣的‘白蛇傳摺子戲勸雄黃’,白素貞和許仙登臺獻藝,都是名動京城的角兒,唱功自是了得。
葉孤元弘皺了皺眉,他不記得有這出戏啊,他記得是‘斷橋重逢’,他還很認真的檢查了小青的劍,還和四石說了兩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