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全員脫手之後,兩輛山地越野車,一前一後的快速衝向了前方,前面的一抹紫色,特別的顯眼。
此刻的文鶯,就像是久居樊籠的小鳥,一朝得到釋放,衝破窠臼,飛入空中,迎著微風,自由自在。
李彥可以感受得到,此刻文鶯激動的心情,對於自由有了更深刻的瞭解。
都說,一入豪門深似海。
生長在豪門之中的子女,又何嘗不是?
大家都能看到那些富家子女表面上的光鮮亮麗,衣食無憂,出入豪車、家中保姆,卻看不到他們內心存有的一份孤寂。
作為父母,忙於家族的生意,鮮有時間陪伴子女,更別說是對子女言傳身教了。
整日早出晚歸,子女都拋給了保姆照料,子女就算見上父母一面,恐怕都有些不容易。
從很多案例中,可以看得出來,這些富家子女的成長經歷,缺乏父母的陪伴,會變成什麼樣子。
在所瞭解的範圍內,可以瞭解到,很多富家子弟,由於在成長的過程中,是由保姆一手帶大,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保姆的影響,甚至,有些性格上面,都跟保姆如出一轍,至於行為舉止上面,就更不用說了。
儘管如此,那些富家子弟的父母,對於他們的子女,所寄予的希望,卻沒有任何的折扣可打。
從小到大,不是走在各種雜七雜八的培訓班的路上,就是走在前往各種名師處學習文化知識,根本沒有停歇的時候。
更別說是自己的興趣愛好,父母希望他們有什麼興趣愛好,他們就必須準從,必須無條件的接受,沒有道理可講。
至於自由一說,更沒有可能!
李彥在瞭解到這些之後,心裡無比慶幸,還好自己生在了一個平凡的家庭,並沒有這麼多的桎梏,父母對李彥都特別的好,自己想要做什麼,父母都會順從自己的意見。
當然,從小到大,李彥都屬於那種不需要父母操心的乖孩子,也是別人父母口中所說的別人家的孩子,優秀,自是無可代替。
而且,李彥在學習方面也是特別的爭氣,從小到大,在班級裡的排名,總是名列前茅,可沒少給父母的臉上貼金。
所以,在知道李彥跟著村裡的劉老學功夫的時候,李彥的父母也並未制止,還經常邀請劉老來家裡做客。
雖然是農村簡單的飯菜,到也讓劉老吃的無比開心。
只是,在李彥上大學之後,劉老便不辭而別,現在也不知道去向了何處。
不過,想來,劉老的離開,自有他的原因,要不然,他也不會選擇不辭而別。
為了這件事,李彥還曾經埋怨過父母,現在想來,還真有些不懂事了。
只是,這劉老孑然一身,去到那裡都是孤身一人,身邊也沒個照顧的人,李彥每每想起,心裡都會不由自主的擔心起來。
這些年,李彥也一直在花城工作,當然,憑藉李彥的本事,本該有更好的去處,可李彥卻並沒有選擇離開花城。
離家鄉越遠,就越不能照顧到家裡,再者,父母年事,若是有個什麼意外,自己也可以照顧得到。
從李彥記事起,就知道,自己是父母的老來子,李彥的母親在生李彥的時候,也已經是四十歲的高齡了,可想而知,能夠生下李彥是有多麼的容易。
當然,這些都是李彥從小從村民的嘴上聽來的。
而且,父母的年齡又擺在那裡,李彥自然是明瞭的,所以,李彥才會在畢業之後,選擇回到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