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君宜走的很快,來的時候帶著八卦的心思,想扒一扒這棵萬年老鐵樹是不是也春心萌動開了花。
誰知道來了之後半點八卦的心思也沒有了。
全成了一肚子窩囊氣。
蕭怒氣衝衝地往外走,刺史府的小廝見他臉色不好,個個都低著頭假裝自己不存在,誰也不敢去觸了這位爺的黴頭。
笑話,他們又不是傻的。蕭君宜進書房的時候笑眯眯的,結果出來的時候咣噹一聲把門摔得震天響。上次也這樣,只不過沒摔門,二少爺也只是臉色不好罷了。
也不知道這次這兄弟倆鬧了什麼矛盾。
幾個近著院子伺候的不敢吱聲,離院子遠的不知道啥情況也不敢上去說話,生怕蕭君宜憋著火兒把氣撒自己身上。
蕭君宜才沒心思在乎底下的人咋想的,走到門口就已經掂量好了對著趙青楠的說辭。
他本意是回來問趙清音的事情的,心裡一來二去盤算著是想給蕭振宜找一門親事。誰知道他一來蕭振宜就給他鬧這一出。
趙青楠又沒強迫自己替她擋刀,自己受了傷也是溫聲軟語殷勤照顧著。一個姑娘家的有勇有謀還通透,也沒妨礙他報仇。
從頭至尾都是他要纏著趙青楠,不是趙青楠要來招惹他。
蕭君宜站在門口,決定把今天所有的糟糕都留在刺史府門裡,踏過這個門檻就藏起來不讓趙青楠知道。
這樣想著走到門口時,他已經整理好了臉色,看上去和來時差不多。
門口的小廝不知道這兄弟倆吵了架,見他出來打了個千:“二爺。”
蕭君宜隨便擺了擺手就往出走。
剛出去兩步就走回來,嚇了那兩個小廝一跳。
“二爺怎麼的了?”
蕭君宜看看天色,問道:“現在還有賣糖葫蘆的地方嗎?”
門口的小廝一愣:“二爺您這說什麼笑話呢?現在都春天了,糖葫蘆可不興在春天吃。”
蕭君宜沉吟了一下又問:“那你知道在哪有做糖葫蘆的嗎?”
“呦,那得去西巷,西巷進去倒數第四家,有個走街串巷賣糖葫蘆的,做的是廬州縣一絕。不過您想吃糖葫蘆幹嘛不問問府上的廚子啊?”
蕭君宜詫異道:“府上的廚子還會做糖葫蘆?”
小廝搖頭:“不知道,您問問唄?”
蕭君宜搖搖頭,三兩步下了臺階,往馬車上去,回縣衙了。
來的時候聽趙青楠想要糖葫蘆,蕭君宜心裡總是惦記著這件事。現在聽小廝一說過了吃糖葫蘆的季節,又想到剛才蕭振宜要殺了她的想法,心情特別不美麗。
就這麼悶著氣上了馬車。
從刺史府到廬州縣衙並不是特別遠,但是要經過一條繁華的街道。蕭君宜少走這邊,見街上繁華熱鬧,人民各自操持著各自的民生,燥鬱的心情消散了不少。
臨街的糕點鋪子排起了長隊,蕭君宜叫馬車靠邊停了,自己下車按著印象中趙青楠的口味買了些糕點。
馬車停了不過一會兒功夫,外面就已經有了一些擁堵。蕭君宜買完了糕點,稍帶了一小會兒才從這條街出去。
這條街本來不窄,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攤販隨意擺放攤位的緣故,稍微有輛馬車經過,這裡就會很擁堵。
不過小老百姓很少有坐馬車的,畢竟大家都是生活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