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念間,精簡的殿試開幕已經完成,林文終於漸漸的適應了這裡的環境,擦了擦掌心的汗,握起毛筆。
“玄圩元年,‘賀’天下太平,‘頌’武皇豐績,‘道’正路光明,‘思’:無題。”
這一屆殿試的圈出四道考題,策文不限長短,只是林文看到這其中的“思”字頗有感觸,彷彿有什麼字就要從他的筆尖跳脫出來。
只消片刻,在他人躊躇不決之時,林文卻已將前三條考題解析的淋漓盡致。
自幼讀萬卷書的他,在天賦上也許不如在座的絕大多數天之驕子,可在付出的努力上,絕對是旁人的幾倍。
這前三條考題皆是“緬懷”“仁至”“取義”等文章所流傳的千古真理,林文不敢比肩氣勢豪放的詩史之文,但他也寫得慷慨激昂,得心應手。
只是連答了三題,深淺有力的“院體”一行行引入眼簾,林文依舊在腦海裡不斷地重複著第四道考題的名字:思。
他本覺得行文當一氣呵成,不可斷斷續續,可這無題一字,竟然讓他無從下手。
在場的數百人皆是沉聲坐定,心中深感不妙,他們的自信在此刻蕩然無存。
“‘思’字,便是聖上所推崇的‘思考’,靜下心來考慮。”很多人心中有了相同的答案。
又有的人覺得,‘思’字便是相思,於是邊不遺餘力的書寫對家人的相思之情,又或者是悲傷的懷念之情……
這下眾人漸漸的完成了答卷,一連數個時辰過去,林文皆是一字未動。
眼看交卷的時間只剩下了半柱香,靈位裡的林殤都暗自捏了一把汗:“這小子,想什麼呢……答題的時間要到了啊。”
其實林殤也不知道,林文心裡正默默地念著爺爺傳授給自己的度人經。
這天地間輪迴因果,生離死別,不正是感情上的‘思’嗎?
可這單獨一字,萬萬不能曲解。
“考試時間結束,請所有考生停筆於案,收卷!”
翰林院太監嘹亮的吆喝聲再次響起,所有的考生依舊神態各異,老老實實的放下手中的毛筆。
他們面前的考卷,都是答得滿滿當當,唯有林文的答卷下面留有明顯的空白。
考官一路收卷,一路走到了林文的面前:“這文舉考試是先考書法,後看文章,你怎麼連答卷都沒有填滿……”
林文露出一個乾淨的笑容:“小生不才,謝考官大人擔心,只是題目未答,考卷自然留白。”
看到林文的笑容,考官覺得這小子傻了,無奈的搖了搖頭,嘆了口氣。
殿試便是當場應試,當場閱卷,考官輪流傳閱,各自打上“√”、“○”、“×”三種不同的記號,其中十份“√”最多的答卷為佳卷,交給皇上親自檢閱。
很快,這十份答卷也評了出來,那負責呈給皇上的文官,不由得驚訝了一聲:“奇了怪,這幅答卷為什麼沒有第四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