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還在慢悠悠的吃著東西,很是悠閒。
一陣輕快的腳步進來,李蓮英走上前低聲道:“陛下,他們分成了好幾群人,聚集在不同的人家裡!”
“那是,他們本就是七宗五姓七家的人,現在七家沒了,他們卻還是七派。你說他們能有什麼依仗啊?無非就是覺得沒了他們不行,畢竟你也是這麼想的!”
李蓮英尷尬一笑,一張白臉顯得有些陰森森的:“奴婢見識淺薄,不懂陛下韜略!”
“你該知道,人生於天地間,各有各的天賦。有人善於經商,有人善於工程,有人長於練武,有人擅長習文。天地間英才何其之多,朕就因材施教。考察之下有某方面天賦的,就專門教授那一門的學識。短則半年,長則三五年,這些人比如今這些官會好上千百倍!”
張偉一笑:“只要錢到位了,這些人才自然能到位。”
“可是陛下,中間還有一個空窗期呢!”
“沒事,朕自有應對之法!”
張偉淡淡的笑著:“你以為周圍幾個國家會讓朕閒著嗎?不會!朕琢磨著,就這個月,朕一旦對朝堂動手,那幾個國家肯定忍不住,想要趁著朝中亂的時候動手!”
李蓮英越發的聽不懂了。
敵國要打過來了,您還覺得這時候撤了朝臣是好事?
這多亂啊!
“這時候讓這些朝臣滾蛋,正是好時候。朕會讓和珅加快稽核全國土地,均田給百姓。讓福康安準備出征,同時讓全國各個城池準備糧草供應。一旦有做事不力的城令,直接誅之,換人!”
“七宗五姓多年來囤積的糧食,半數收走,半數發放給百姓。”
“這時候越亂,越要殺。這叫亂中求清!只要有能力,讓城中百姓管理城池也行,你要知道高手在民間!”
“而朝中,有和珅幾個人就夠了。因為一亂,一殺再殺之後,其實大的事情不會太多,朕要的是全國民心統一,這是一場衛國戰爭。人心統一,事情就少。”
張偉說的一段一段的,但李蓮英大概明白了。
皇帝這是在設局。
不論這些朝臣是要鬧事,是要逃到敵國,還是對抗皇帝,都是皇帝所需要的。
因為皇帝想要亂,想要敵國進攻。
藉此,除掉這些朝臣,也同樣滅掉其他城中的權貴,以均田制和大戰的危機來統一民心!
如此一來,國內民眾看到了皇帝的仁慈,看到國家和自身的危機,自然心向著皇帝。
如果那些權貴敢反抗,估計老百姓就湧上去把他們滅了。
那時候所謂的國事會多嗎?
皇帝還會缺兵嗎?
恐怕會有很多人,直接送兒女入戰場,而皇帝正好藉此機會練兵!
同樣,在這期間,藉著天香國內人心的統一,皇帝可以加速因材施教,收攏全國各地的有志青年,參與到學習之中。
官,要怎麼做?
清朝時期已經經過了幾千年的封建社會。
李蓮英那時候又受到西洋先進思想的衝擊,洋務運動有聲有色。
當時創辦新式學校,培養翻譯人才、軍事人才和科技人才,就是因才施教!
所以只要把各種知識點,裝訂成冊就是了!
李蓮英這才明白為什麼皇帝說錢到位就行!
這是多管齊下的一盤大棋。
可是皇帝說的話為什麼一段段,好像不想說的明明白白,難道這裡還有人偷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