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汝北吩咐小廝在岸邊等候,兩人向岸邊船伕租了船。
船槳用力一推,小船便悠悠的向江中漂去。
楊汝北第一次划船,顯得有些笨拙。不過還算好,雖有些不穩,卻也沒把兩人翻下水。
小船離岸邊越來越遠,慕謙坐在船頭望著船尾的楊汝北,說道:“阿北……你說,要是落入這永流江中,是不是屍骨都找不回來?”
楊汝北看著平靜的慕謙,心裡竇得一驚,“阿謙在胡說什麼?”
“阿北,其實我是怨你的……”
楊汝北聽著就要走過去,慕謙馬上說道:“你別過來。你要是過來,我就跳下去。”
楊汝北一頓,急忙說道:“我不過去,你別跳。”
慕謙微微一笑,說道:“你一定奇怪為何我非要科舉入仕不可吧,明明還有很多路子可走,為何非要考科舉呢?”
“我從未主動提過父母,逢人問了,便說父母雙亡,都不在了。其實不是的,我的母親還健在,只是她改嫁了。父親寒窗苦讀,最終名落孫山,家裡更是為了父親讀書和科考早已一貧如洗。恰逢當時,鎮子裡的富商看中了母親,想納之為妾。母親再也承受不住家裡貧困的生活,最終,父親迫於富商的壓力允了和離。”
“從那時起,鎮中之人皆嘲笑他,懦弱無能,妻子都被人搶了去。滿腹詩書又有何用?”
“過了幾年,父親最終鬱結於心,病死在了家裡。臨終時,他說‘讀書人自由傲骨,他們不懂,吾兒定要爭氣。’所以,科舉入仕不但是我的心願,更是父親的遺願。”
慕謙抬眼看向楊汝北,繼續說道:“阿北,你卻要囚我一世。”
楊汝北震驚之後,喃喃說道:“不……我不知道科舉入仕對你這般重要……”
“那現在你知道了。”
“我……”
聽楊汝北沒再說下去,慕謙笑道:“你看,你並不會放棄。”
“我只是捨不得你……”
“是嗎……”
小船徑自漂到了江中央,楊汝北只顧著去聽慕謙說出的話,並沒有注意到周圍的幾隻小船距離自己有些近,並且開始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或許他發現了,但是現在慕謙的狀態,讓他根本無暇顧及其他。
慕謙站起身來,看著悠悠的江水,接著說道:“我能走出原來的鎮子,是因芸娘不棄。芸娘雖不是大家閨秀,卻足可稱為小家碧玉,自願降低身份嫁給我。我家裡一貧如洗,連個像樣兒的聘禮都拿不出,芸娘父母自是不會同意親事。於是,芸娘便帶著私藏的些許金銀來找我,要與我私奔。”
“我不願她背上不好的名聲,她卻說,她心甘情願。所以,我們去了別的鎮子,有了一雙兒女。三年科舉在即,我們又準備途經衛城,去往都城鑾城。可是這般好的女子,我終是負了。”
“她走的那天,我答應她,一定會去尋她和孩子,怕也是做不到了。這妻離子散,有我的錯,也有你的錯,阿北。”
楊汝北望向慕謙沉寂的眼神,慌張地說道:“阿謙……對不起……”
慕謙轉過身去,看著眼前的江水,輕聲說道:“阿北,別慌。”
“你別做傻事!”
“我做的最大的傻事,便是金玲花會那天多說的話。”
慕謙回身,微笑的望著楊汝北:“阿北,昨夜,我的愛,成全了。現在,我的怨,也該成全了。”
慕謙說完便合上眼睛,向後倒去,在楊汝北和周圍人震驚的眼神中落進了水裡。
“噗通”,激起一片水花。
楊汝北伸出手,大聲喊道:“不!!……”
四周識水性的人紛紛跳進江內尋人,楊汝北則跌坐在船尾。
這江水水流雖然緩慢,但卻是極深的,眾人紛紛搖頭,想找到人,難吶。
楊汝北看向四周船上的人,這就是阿謙的怨,流言定會再起,而絕不願放他離開的自己,恐怕再不找不迴心上的他。
阿謙是要他,既沒了愛人,又失了人心。
楊汝北仰頭看向天空,兩行清淚劃過臉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