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眼放光,提及那個有了大出息的孩子,又是心疼又是欣慰。
姜荼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某種奇怪的屬性,總是要被逮去聽故事。
好在聽這樣的故事,她並不覺得厭煩。
只不過聽著聽著,就覺得這個人應該是她知道的人。
比如時事政治裡最近經常被提起的那位,貌似就出生在一個小山村。
“昨天我在新聞裡頭看見他了……”
“瘦了,也更有做大事的氣質了……”
行李箱寄存在了火車站那邊,山村的民風淳樸,見一幫學生娃娃從城市裡來,再一知道還沒吃飯就主動提出替他們看管行李。
葉葉領著放好不太貴重的行李的一行人到了定好的吃飯的地方,等人都吃得肚圓,神色也淨是滿足,才和姜荼一起聽故事。
聽的不僅僅是小山村的發展史,小山村的發展才剛剛起步,受了環境限制也不會就在這裡止步。
他們聽得更多的是一個小少年,想著要把家鄉發展得更好,要讓家鄉人生活富足,一個人走出了大山,在未知的對他可能不那麼友好的大城市立住了腳跟,在大學裡很快的混出了樣子,有能力去組建一個團隊去敲定走扶貧路線的創業專案。
從大學到進體制再到現在這個未知,他沒有用很多年。
所有人都知道,他還很年輕,還會有大作為。
再把人帶到車站等候火車進站的時候,有人問起農莊老闆娘說的人是誰,沒有人回答,只是看著火車站和通往火車站的一條條道路,又想起了一個在他們心目中還是個小孩的小男孩。
“他離開這裡的時候,和你們是差不多的年紀,沒這麼高,也不白淨。”
“黑黑瘦瘦的,出來分數之後就收拾行李離開了。”
“身上沒帶路費,也沒說要去哪裡,只說要去唸書了,要去掙錢了。”
“村裡說這些年都供了,再供一個大學,也只是咬咬牙的事情。”
“可他不肯。”
“好在……好在啊……這孩子爭氣啊——”
檢票進站的時候,姜荼才發現,在這座火車站裡工作的,大多有和農莊老闆娘相同的口音,他們的眼睛都很亮。
沒有漂亮的外貌,沒有出色的身體素質,卻都有著對生活的希望和熱忱。
技術性的崗位還是專業人士來的,學習能力強的人正在跟著學習操作機器。
火車進站的時候,所有的人都很驚訝。
這是一輛很新的火車,墨綠的顏色,車頭戴著朵大紅花。
“這是剛開始執行的列車?”
姜荼不大確定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
葉葉點了頭。
“這是這輛列車第一次正式執行。”有很多的安排沒有說,但是都是具有特殊的寓意的。
高考之後都要走向新的起點,這一輛列車的第一次正式執行,他們作為第一批乘客,和這輛列車一起去過一遍日後要走很多遍的路。
他們的人生從這裡再次出發,他和小同桌的以後也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