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巧啊?”
這樣一驚一乍仔細聽聽又沒多少驚訝的情緒的聲音,不用猜也能知道是葉葉發出的。
聲音不大,不會影響到別人用餐。
剛好能讓姜荼聽到。
姜荼禮貌的抬頭看了一眼葉葉,葉葉露出個燦爛的笑來,選擇了姜荼對面的桌子。
桌子中間有綠植和花瓶阻攔視線,但不妨礙葉葉的高興情緒傳到姜荼這邊來。
黃燜雞濃郁的香氣在揭開小砂鍋的時候傳出,姜荼拿起勺子又放下,用筷子夾了一塊雞肉等涼了一些之後才動口。
軟爛的雞肉已經燉煮得相當入味,看起來也是很好吃,鮮香嫩滑,湯汁的味道也濃郁。
裡頭的菇類多了分柔韌,香氣也很足。
吃了不少菌菇的姜荼很容易就吃出這是野生的菌菇,有自己的香氣,不喧賓奪主,還提鮮增香。
有了黃燜雞的姜荼,終於有了好表情。
人生得遇合胃口的美食,吃點不喜歡的食物又算得了什麼呢?
總歸也不是被迫的。
也不是因為沒得選。
學考過了就是高三,高考放榜的那天姜荼看了一眼學校貼出來的大橫幅,省狀元花落隔壁那私立學校,榜眼在另一座城市,探花呢,也不在自己學校。
但是啊,他們有保送的學生,沒參加高考,不止一個。
不然全國前三也是有希望的。
姜荼看了看省高考狀元的分數。
語數英四百五,加上選修三科的三百分,一共七百五十分,這位隔壁學校非友校的省狀元烤了七百一十六分。
很高的分數。
放在姜荼還沒和顏夕繫結之前,是姜荼沒希望考到的分數。
這一次次的考試,姜荼都沒覺得有什麼挑戰性。
但是想起高考,心裡還是要生出很多的鄭重。
畢竟是高考。
哪怕她不用愁就業,也有考好的底氣,也沒法兒忽視高考自帶的那種嚴肅感。
很早之前就有人講,高考是唯一相對公平的途徑,具體是怎麼個說法姜荼忘了。
沒有去關注全國狀元的分數。
在姜荼的世界,沒有全國狀元這樣的說法,但是有了全國這樣的字首之後,不論是什麼比賽的第一名,都有了一點崇高的意思。
升入高三也沒有對姜荼產生什麼影響。
教學樓沒換,教室沒換,之前的考試穩坐第一名的位置,只是有時候會有個葉葉來和她擠一擠,次數不多,姜荼也不放在心上。
葉葉是天賦型選手,不用太認真學,就能學通透。
姜荼給自己的定位是不勤奮就要落後的普通選手,只是身懷金手指,記性好了不少,學習能力也強了點。
這幾次靠著原有的知識“作弊”,拿了不少的屬性點獎勵,讓姜荼多了點天賦型選手的意思,但是天賦點是後天點上去的,姜荼並不認為這樣的天賦算數。
雖然事實是她自己主觀上忽略掉了自己加了不少屬性點。
只當自己的身體素質好了不少是加了屬性點的功勞。
學考成績出來的時候,新高三的學生們正在準備他們的第一次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