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紫薇宮,含元殿中前越國太宰文種,大供奉伍子堂,尚君少郎伍嘉,前將軍孫前,韓族子弟韓非,暗探統領常德,前越國將領雀翎、文達,越地三十城知事等一眾越國舊臣俱是匯聚於此。
眾臣見吳廣緩緩步入大殿之中,心下皆是不住發出一聲讚歎,尚君威儀俱甚,這般氣度竟是更在昔日越王之上,待吳廣於大殿之上坐定,眾臣皆是俯身拱手道“下臣等拜見君上”
吳廣見得此情此景,心中不禁生出激盪之意,不住憶起前世登臨帝位之初,意欲以氣吞天下之志,成就千古偉業之雄心,最終卻落得悽慘收場,恍惚間前世種種皆是浮現在吳廣心頭,苦澀一笑,吳廣似有所悟,前世之事已如過眼雲煙,世間萬物非為一己之願而生,天下大勢亦非為一人之力而造。如是想來,心中激盪之意亦不禁散去了幾分,暗暗收起心神,吳廣向著眾臣緩緩言道“眾卿請起,本君自封越地以來,還未行開府建制之事,想來眾卿亦是期盼已久,故而本君屬意於今日定下名位,以安屬地臣民之心”言罷,吳廣看向立於殿下左首位置之伍嘉,伍嘉會意之下,遂上得殿來立於吳廣案前。
眾臣聞得尚君之言,心下不禁生出激動之色,想來尚君已將眾人名位定下,此刻只待少郎宣讀尚君詔令。吳廣遂在眾臣期盼之中,命內侍將詔令交於伍嘉。
伍嘉接過詔令,亦不住生出鄭重之色,遂展開詔令向著眾臣言道“眾卿聽宣”
眾臣聞得伍嘉之言,皆是作俯身拱手之禮。伍嘉見狀,當即宣讀道“本君得封越地以來,屬地各城井然有序,臣民亦未生亂,本君心中甚慰,然本君常年行走於各城之間,多見百姓為匪患所擾,而各城知事對此亦無妥善之舉,本君以為此乃官制之漏,故而本君反覆思量之下,決意建立新制”
三十城知事聞得尚君對於各地匪患之說辭,心下皆是無奈,神情亦是生出幾分惶恐之色,不想尚君竟欲建立新制,卻不知尚君意欲何為。
伍嘉見各城知事頗有慌亂之色,心下卻是一笑,遂繼續宣讀道“本君決意設立六部,此後屬地各類事務,便交由吏、禮、兵、戶、刑、工六部分管。每部設尚書為最高長官,總管本部政務。吏部掌管屬地官吏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事務。戶部掌管戶籍貿易之事。禮部管理屬地和列國往來之事,兵部掌管選用武將及兵籍、軍械、軍令。刑部主管屬地刑罰政令與稽核刑名之事。工部掌管屬地營造之事。本君有意在各城建立太學供士家子弟研習學識,功法”說到此處伍嘉不禁看了吳廣一眼,見吳廣神情自若並未生出異色。遂又言道“屬地各城長官更名為刺史,其下再設司功、司倉、司戶、司兵、司法、司士六職輔助刺史處理城中各事”伍嘉言道此處,吳廣示意伍嘉暫緩宣讀。
眾臣聞得尚君欲要設立六部,並未有剝奪眾人官位之意,皆是暗鬆了一口氣,又聞得尚君竟是有意在各城,建立學社,供士族子弟學習神力功法,對此眾臣皆是心生狂喜之色,要知道神龍大陸神力功法為各族珍藏。而尋常士族雖有傳承神力,卻未有功法可借鑑。想來尚君此舉定能使屬地士族子弟修為更為精進。
吳廣見殿下群臣聞得官制之變,雖是頗有震驚,疑惑之色,卻未有不滿之色,吳廣亦頗為歡喜,此時之六部制比起前世卻是簡陋了不少,然吳廣深知欲速則不達,吳廣遂向著眾人問言道“眾卿對於官制之變可有不解之處”
眾人聞得吳廣詢問,皆是俯身言道“對於官制之事,下臣等並無疑惑”
吳廣聞得眾臣之言,遂又示意伍嘉繼續宣讀詔令。神龍大陸卻是與吳廣前世不同,神龍大陸士族重名望而輕權柄,吳廣欲行之官制,並未削落眾臣之名位,更是將眾臣平日政務細分,對於眾臣而言尚君此舉,頗有體察眾臣政務繁重之意,殿中朝臣又如何會出言反駁。
伍嘉遂又宣讀道“三十城刺史由各知事繼任,司功、司倉、司戶、司兵、司法、司士六職則有刺史擬定人選,交於禮部與吏部考察,呈於尚書令批覆”
越國舊臣知曉除去吳郡,餘杭刺史由吳人擔任,其餘二十八城皆是由原知事掌管,聞得尚君詔令,心下不禁大安,刺史下屬六職,刺史有推舉之權,已是天大恩德。
只見三十城刺史此刻皆是頗露歡愉之色,向著尚君一禮道“下臣等拜謝君上大恩”
吳廣已在屬地各城佈下兩千名吳國兵士,各城兵事掌控在吳廣手中,故而吳廣並不懼各城生變。吳廣見得眾臣模樣,遂頗為鄭重道“眾卿請起,望諸卿能恪盡職守,莫令本君失望”
各城刺史聞得尚君之言,皆是俯身稱是,繼而退至一旁。
伍嘉見狀遂又宣詔道“而今屬地新軍亦已籌備妥當,本君將新軍命名為“五行”,以宸侯文種為五行軍之統帥兼任兵部尚書,前將軍孫天為五行軍之副帥兼任兵部侍郎,統領前軍。以雀翎為五行軍中軍統領,封虎賁將軍,以文達為五行軍後軍統領,封奮武將軍。”屬地軍事吳廣一如既往,交於文種一身,而孫前此刻與文種之間,亦再無猜度,對於吳廣這番任命自是心悅誠服。
只見四人相顧之下,皆是俯身向吳廣一禮道“下臣等定不負君上大恩”。
吳廣見文種與孫前之間摒棄前嫌,亦是頗為歡喜。遂言道“本君料想五行軍在諸位攜手共治之下,定有展翅飛翔之日”
四人聞得吳廣之言,亦是心生振奮之色,遂退至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