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回到府邸後,當即吩咐隨從傳蘇代,公孫宏入後院議事。
蘇代,公孫宏兩人入得後院,見田文已是安坐於主位,兩人隨即向田文拱手一禮道“見過君上”
田文遂命兩人於院內安坐,待兩人坐定,田文這才向蘇代言道“先生此次使吳,可見得吳國尚君”
蘇代聞言遂言道“回稟君上,那日吳國乾龍殿中,吳國尚君亦是位列其中”蘇代出使吳國之前,田文便交代蘇代留意尚君吳廣,此刻聞得孟嘗君詢問,蘇代即刻言道
田文聞得蘇代之言,遂又詢問道“未知先生以為尚君其人如何”
蘇代稍稍回憶之後,正言道“小臣所見吳國尚君雖不過弱冠之齡,卻已頗具威儀,氣度遠在吳國世子之上,而讓小臣驚駭的乃是其神力修為,下臣刻意感應之下,竟不能探知尚君之修為”蘇代神力修為雖算不得高深,然以其之年歲能修煉至練體五部之境,已是不俗,不想吳國尚君剛及弱冠之齡,神力修為竟不能被蘇代感應,可見其神力修為當在蘇代之上。
田文聞得蘇代此言,心下亦不住生出震驚之感,田文身懷田氏騰蛇神力,一身神力修為更是步入溶血之境,然田文年歲與蘇代相仿,與吳廣比起來卻是大有不如。
田文繼而頗為感慨道“不想吳國尚君神力修為竟這般驚人,先生此番出使亦非一無所獲”田文現下自是知曉這些年所獲知吳廣之情報,定是吳王刻意為之。念及至此,田文心下竟不禁有生出幾分神往之意,不住自言道“不想吳國尚君與本君頗有幾分相像”
蘇代,公孫宏聞得田文此言,對視之下皆是生出瞭然之色,然神情卻未生變化,孟嘗君之心,蘇代,公孫宏這般近臣自是知曉,蘇代見田文頗有些感慨之意,當即又將當日吳國世子與尚君之間頗有不睦之見聞,與田文說道。
田文聞得蘇代這般言語,當即神情一怔,田文知曉吳廣當日亦是方回姑蘇,不想世子吳勇竟表現的那般生疏,若蘇代所言屬實,想來吳國公子之間確是不睦。
田文沉思片刻,遂向著蘇代言道“有勞先生”說著又看向公孫宏道“公孫統領,如今我薛城之地兵力如何”
齊國薛城乃是孟嘗君之封地,而公孫宏正是薛城兵士之統領。
公孫宏聞得田文之言,亦不作多想,當即回言道“薛城在君上多年經營之下.眼下已有精兵十萬,守備五萬,而君上之近衛隊如今俱已達到練體之境,只待君上一聲令下,我薛城兒郎定能為君上建功立業”
孟嘗君之封地只有薛城一隅自不可與吳廣封地相比,吳廣封地三十一城尤在諸多中國之上,可見吳王對幼子之寵愛。
薛城在孟嘗君治下已有多年,列國皆知孟嘗君知人善用,深受屬地百姓愛戴,只是不曾想薛城兵事已是這般強大。
果見田文聞得公孫宏之言,頗露欣慰之色,多年經營已是有所成果,遂又向公孫宏言道“汝即刻迴歸薛城調集十萬精兵,靜待本君之令而行”
公孫宏聞得田文之令,當即領命告退離去,心下亦未作他想,田文待人向來一視同仁,故而門下門客俱是對田文忠心不二。
而此時姑蘇吳宮乾龍殿中,吳國一眾朝臣在吳王傳召之下,皆是彙集於此,只見吳王吳堅正端坐在大殿之上。
數日之間,吳堅與上將軍孫武就出兵相助魯國之事商議數次之下,終是決意於五日之後派兵前往魯國,只是姑蘇城外三十萬兵士,多是隨吳廣平定越地之軍,孫武巡視之下,見將士多有疲累,故而孫武以為這三十萬兵士不宜再行戰事,吳堅知曉孫武所言非虛,然姑蘇之地此刻所能調動之精兵亦只有這三十萬兵士,故而吳堅召叢集臣於乾龍殿中亦是為了商議此事。
吳堅見朝臣站定之後,掃過殿下眾臣遂言道“寡人決意於五日之後便出兵前往魯國,只是眼下尚有一事未決,召眾卿於此,便是為了商議此事”
吳廣此刻亦在殿中,前日吳廣前往上將軍府中欲拜見孫武,不想孫武並未在府中,在上將軍府管事口中得知,吳王自決意出兵魯國之後,便時常傳召上將軍入宮,吳廣知曉吳國但凡有戰事,多是由父王與上將軍商議而定,故而近日亦未再去上將軍府拜見,而少年白起已是被上將軍派遣至楚地兵營歷練,故而吳廣亦未在上將軍府中見得白起,想起白起,吳廣心中不禁生出期待之色。
聞得父王之言,不想還有未決之事,吳廣亦不竟生出疑惑之色,遂靜待眾臣出言。
只見太宰伯夷聞得吳王之言,當即出列道“未知我王與上將軍還有何事未決”往日吳國但凡戰事,太宰伯夷卻是鮮少出言,不想此刻竟是第一個出列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