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龍殿中,吳廣聽著眾臣商議應對抵抗四國聯軍之策,數名大夫進言之後,吳廣知曉此時殿中分成了主戰和主和兩派,然眾臣又拿不出切實可行之法,一時間大殿之上眾臣爭吵不止。
吳廣見父王安坐於大殿之上,由得眾臣爭吵,不出一語,吳廣當下亦未有所動。只是心下暗暗盤算,不再理會眾臣之言。
秦楚聯兵出兵最巨,由秦國上將王翦為統帥,領五十萬萬精銳近日已在楚國郢都集結,欲由吳國北邊進攻.齊國派遣孟嘗君田文為統帥,領兵三十萬欲由吳國西部進犯。越國則是派遣文種率兵十萬已在吳郡邊境安營,似是在等待三國一同發難。
而吳國此時國中可以調配的兵力不過八十萬,其中還包括二十萬守備軍,若正面四國百萬聯軍合圍,怕是吳國傾覆就在眼前。
吳廣知曉為今之計只有分化四國聯盟,才有勝算。吳廣正要出言詢問四國出兵詳情。
卻見太宰伯夷一副閉目不語模樣,好似殿中爭休與其無關一般。而上將軍孫武亦是佇立在殿前,任由百官爭議不作一語,吳廣心下明白怕是這些時日,眾臣俱是這般模樣,心下不由一陣默然,自己尚在姑蘇之時,但凡有所戰事皆是由老師伍子胥在內出謀劃策,在外皆由上將軍孫武主戰。不想此次歸來殿中議事竟不見老師身影,朝中之人亦多是無能之輩。
念及至此,吳廣不禁抬頭看向吳堅,卻見父王亦是看向自己,吳廣正躊躇是否出列進言之際。
孫武終是不耐道“都給本帥住口,前方戰事自有本帥主持,汝等這般喋喋不休,可有商議出退敵之策”說完孫武想起吳廣亦是歸來,見吳廣此時面露坦然之色,隨即轉而向吳廣言道“尚公,想來此刻汝亦對四國來犯之事有所瞭解,不知汝可有良策”
吳廣聞言,當即出列向吳王與孫武拱手一禮之後,便面對眾臣道“本公方才聽諸位進言,對四國聯兵之事已有所瞭解,然本公看來諸位似是未有良策”
吳廣正欲繼續出言,不想大夫來德出言道“尚公之言,可是責怪我等無能”
可不就是如此,吳廣見大夫來德生卻是一個肥胖之人,此時氣急模樣倒是讓人生不出厭惡之感,吳廣聞言亦不作聲,而是轉身向吳堅投去疑惑目光,似是在詢問吳堅方才自己所言可有不當之處。
吳堅見吳廣望向自己,見吳廣模樣怕是心中已有謀劃,當下沉言道“來德汝且退下,聽尚公道來”
眾臣見吳王已是發話,自不敢再質問吳廣,此刻皆是靜待吳廣出言。
吳廣見狀,心中暗道,父王威儀巨甚,眾臣無不畏懼。
理了理思緒,吳廣遂又言道“諸位所議不過戰與和之間,一味爭論此事,本公以為無甚意義,我吳國不過八十萬兵力如何面對四國百萬聯軍來犯,故本公以為唯有分化四國,分而攻之,方有解我國危機之法”
眾臣見吳廣一副指點江山的模樣,頗有吳王威儀,隨即又心下惱怒,吳廣之言雖是有理,但這般說來似是在指點眾人。
吳廣自是將眾臣此刻惱怒之色看在眼中,然此事關乎國運,吳廣沉思片刻,這才又言道
“上將軍曾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本公敢問諸位,何人知曉四國攻我之故”吳廣自知資歷尚淺眾臣對自己心中不服,故而提及孫武之言。
果然眾臣見吳廣言及上將軍之言,心中明白此子還是知曉尊重前輩的,臉色這才放緩。
孫武聽聞吳廣之言,原本冷峻的面容亦是多了幾分笑意道“尚公所言,頗有本帥作戰之謀,這四國伐我之故,汝等可有知之祥者”說著,孫武目露詢問之色望向眾臣。
卻見一名穿著鎧甲的武將出列道“回稟上將軍,對於齊國攻我之由,末將略知一二”
孫武遂向吳廣言道“此人名喚孫奇乃是前將軍孫前副將,近年來與齊國戰事亦多由孫前領兵”
吳廣見孫武向自己介紹起了此人,當下點頭示意知曉。
孫武隨即又出言問責道“汝既然對此頗有所瞭解,為何不向我王稟告”。
這孫奇聽得孫武之言後,頗為無奈的抬頭望向吳王處。
吳堅見副將投來目光,隨即輕咳幾聲道“此事暫且不論,汝且向尚公道來”
吳廣見狀哪還不知,孫奇定是已將此事稟告於父王知曉,然父王倨傲並未理會罷了。吳廣隨即望向孫奇處面露詢問之色
孫奇這才言道“想來公子亦知,此時之齊國王位乃是世族田氏篡位而來,而齊國除了田氏之外更有管氏,司馬氏兩大世族掌握著極大的權勢,二族雖已臣服於田氏,然暗地裡對於田氏之令,亦是陽奉陰違。齊國朝局不穩之下,田氏在謀臣建議下,尋找外敵轉移齊人注意,團結人心”
“原是如此,這田氏謀臣倒也頗有些謀略,怪不得能取齊而代之,然本公聽聞齊國攻吳,卻與孔聖之徒子貢有關”聽完孫奇之言,吳廣心中頗為釋然,不住追問道。
副將孫奇聞言望向吳廣道“尚公明察,此事確與那子貢有關,這齊王原意攻伐魯國之地,想必箇中原因尚公亦是知曉,卻不想子貢勸說於齊王言道,魯國國弱,若是攻伐魯國必可一戰而勝,則與國無益,倒不如攻伐魯國之側吳國,吳國勢大,常與楚越交戰,若攻伐吳國,即能使國內齊心一致,吳國在楚越牽制下亦無力攻伐齊國。齊王聞言後便是採納了子貢之言。”
“這子貢確乃大才,如此即可保故國不失,又可使齊王另眼相待”吳廣聽罷,不禁感嘆子貢之才,頓聲道
“尚公真是胸懷天下啊,竟對獻策攻我之人這般推崇”一直閉目不語的太宰伯夷此時竟出聲道。
吳廣聞言亦不理會,而是對著吳堅拱手一禮道“父王,如是聽來,這齊國並無一家獨大,伐吳亦只是為了團結國內,父王大可遣使臣前往齊地,聯絡兩大士族,示弱於人,想來這齊國必會退兵歸去”
一眾朝臣聽聞吳廣之言皆是深以為然,看向吳廣之色亦再無輕視之意,連太宰伯夷此時亦出奇的未出言反駁,只是心下惱怒,此子竟這般怠慢。
吳堅見吳廣言之鑿鑿,心下歡喜,臉上亦是閃過一絲笑意,繼而又沉言道“這四國聯軍,在寡人看來秦楚聯軍不破,則我國之危不減,尚公汝對於秦楚結盟可有良策”
吳廣聞言,心下亦深以為然,沉默片刻後又道“回稟父王,這秦楚聯盟固然是因為秦楚姻親之故,更是因為晉國三分之後,秦國聯楚失去屏障。若是我等設法聯絡趙,韓,魏三族,默許晉國三分之現狀,他日三族若要立國,我吳國願與之結盟,以此遊說三族出兵攻秦,犯吳之秦軍必然返回秦國,如此可破秦楚結盟,而楚國近年在我吳國攻伐之下,想來憑其一國之力斷無伐吳之能”吳廣一字一句緩緩道來,環顧之下,眾臣無不暗自歎服。
吳堅聽得吳廣此言,直言道“此謀甚好”,心中對於吳廣之能有了更深的認可。
眼見一眾朝臣盡皆折服在吳廣一番言辭之中。太宰伯夷又是出言
“尚公所謀無疑與痴人說夢,且不說那趙,韓,魏三族如何會攻秦就吳,我姑蘇之地離那晉國之地更是有數十萬裡之遙,只怕是人未至,而秦楚聯兵已至”太宰伯夷在吳王話音剛落後,便出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