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昨天太忙了,累到實在沒辦法更新,晚些時候補上。另外,上一章標題又錯了,應該是青徐之戰(八),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了,可能真的累了。
————————————————————————————————————
糜家作為東海郡有名的商賈,對於東海郡各條道路都極其熟悉,尤其是自朐縣向外的道路,更是糜家最初謀生的幾條商路。
糜重派出了數十騎分別前往下邳、郯城和廣陵求援,趁袁軍剛剛上岸未能圍城之前成功將這些信使派了出去。
郯城最近,郯城裡朐縣最近,派出信使是為了向郡守東海郡首車胄彙報袁軍來襲的情況,順便建立防線,阻止袁軍前行。而且,從郯城附近的術水順流而下就是下邳城附近,再經泗水向北行進一段路程就是下邳城。通知下邳郡則是希望讓糜竺動用糜家的私兵,暫時加入到對抗袁軍的戰鬥之中。南下廣陵自然是要找陳登來援。畢竟靠糜家的家丁是不可能擊敗袁軍的,必須要盤龍軍出動才可。
而朐縣,沒有人認為朐縣能守住,最多就是拖延幾日罷了。但糜重和糜平以及縣中一干人等都不認為袁軍會在破城後屠城,因為他們不敢。
朐縣有不少名門望族,還有如同糜家這樣在徐州擁有無數家丁,能迅速武裝起一支隊伍的家族。一旦真把他們逼急了,這些大族有的是手段背地裡整深入敵境的袁軍。
比如斷絕袁軍就地補給糧草的可能性,甚至鼓動百姓、派出家丁在隨時襲擊袁軍士兵等等,但在袁軍沒有做出過分舉動之前,這些大族在一般情況下並不會真的如此明目張膽抵抗袁軍,這也是大族在亂世的生存方式。
朐縣城外,浩浩蕩蕩的袁軍將朐縣包圍,但士兵們普遍有些萎靡。畢竟哪怕是青州士兵,但並沒有經歷過海上的長途奔波。還是的風浪可不比普通的江河湖海,哪怕是近海,袁軍也有幾艘戰船被風浪打翻,士兵們也因為經受了戰船的顛簸而有些疲憊和萎靡。
西門,袁譚和張郃親自指揮西門的攻城。各門分別有三千士兵,西門外還另有三千預備隊。
“儁乂,我軍士兵仍有些萎靡不振,為何讓士兵們不休息一陣再攻城?”
戰馬上,袁譚不解地向張郃提出了自己的疑問,他雖是袁軍的統帥,但袁紹把大軍的實際指揮權交給了張郃,袁譚其實更像是監軍。
張郃笑了笑,對袁譚解釋道“我軍從海上奔襲徐州,戰略之道就是一個字——快!我們雖然疲憊,但是敵軍卻毫無防備,相比之下我們的優勢更大。所以,我們必須以快打快,迅速攻下幾座城池,而後得到休息和補給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大公子,您萬萬不可小覷曹軍的明鏡堂,恐怕最晚後日,我們登陸徐州的事情,就會傳到盤龍軍的陳登和下邳城的徐璆和糜竺那裡,到時候,我們就不會再如此輕鬆了。”
看著袁譚恍然大悟的樣子,張郃也是明白了袁紹派出袁譚和自己一起奇襲徐州。其中自然有為袁譚造勢,讓袁譚積累戰功的目的,更多的還是要讓袁譚積累與曹軍的戰鬥經驗。
袁譚的軍事才能,其實還是不錯的,治軍嚴明,指揮也得當,但卻缺少了與曹軍這樣資訊交流極快、士兵精銳的軍隊交戰的經驗。而讓袁譚獨自面對曹軍,會損失慘重不說,袁譚本人恐怕會被曹軍打出心裡陰影,於是派出了在正面戰場上與曹軍屢次交鋒的張郃在實際上統領大軍。
袁譚瞭然道“所以之前儁乂將大軍分成三部,分別攻打朐縣、海西、利城的目的也是為了戰後的休息與補給嗎?”
張郃點了點頭,沒有再繼續說話,而是將目光放在了城頭上。
其實他們這次襲擊還是有一些失誤,沒有將漁民算在其中。張郃可以看到城頭有百姓和士兵正在搬運守城器械,顯然是漁民通知了城內的守軍。不過,就算臨時有了防備,終歸沒有太多用處。
張郃舉起長槍,直指城頭,高聲喝道“攻城!”
“吼!”
“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