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明白公孫範的想法,挾大勝之餘威固守城池,如同張遼八百破十萬一樣的想法。
白馬義從嗎,有點麻煩。
史料記載,白馬義從原指跟隨瓚的那些善射之士,後瓚在與匈奴的對戰中,深深的感覺一隊精銳騎兵的重要性。因此,以那些善射之士為原形,組建了一支輕騎部隊。由於瓚酷愛白馬,因而部隊清一色全是白色的戰馬,而部隊為表達忠心,均高喊:“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鑑,白馬為證!”因而得名白馬義從。
不過嘛,白馬義從是輕騎,而且準確來說,應該是弓騎,用來鬥兵反而有些小問題。
而且,一員將領,哼哼,古之惡來夠不夠格?
你說典韋沒腦子?
徒有蠻力不會武藝技巧的的確是莽夫,但是典韋顯然不是。
為什麼古人很少用戟,因為這種兵器太難用了,既要有力量,又要會技巧,二者合一,才能發揮戟的用處,典韋的雙鐵戟就更需要技巧了。
而且這些猛將對戰場往往有一種特殊的直覺,這種直覺往往能讓他們打破敵軍。
(後世那些從戰場上退下來的老兵都說過的確有這種直覺)
不過,白馬義從畢竟是精銳,那麼。。。有了。
“典大哥,附耳過來,你這樣這樣,用這個辦法,打破敵軍,然後你再這也這樣。”
典韋起初聽得一臉懵逼,隨後看了郭嘉一眼,目光中盡是震驚,郭嘉迎著他的目光,點了點頭,典韋便抱拳道“末將領命!”
雖然郭嘉的方法有些聽上去不可思議,但是對於典韋來說,他只要信任自己的先生,充分完成先生的任務就行。
同樣郭嘉也是如此,他可以完全信任典韋,因為典韋會完美執行自己的安排,絕對不會有一絲一毫的折扣。
典韋選了兩百騎兵跟隨自己出戰,其中還有九名是當初關在一起的死囚。
而白馬義從無聲無息,默默走到兩軍陣前。
郭嘉暗暗讚了一聲,不愧是天下強軍白馬義從,這份沉著與冷靜,還有這紀律性,不過郭某人偏要擊敗你。
“兄弟們,人人都說他白馬義從厲害,我典韋偏不信這個邪,你們說說,你們信不信?”
“不信!”
“不信!”
“不信!”
郭嘉點了點頭,軍心可用。
郭嘉帶兵,往往都會讓士兵實行一日三餐的制度,這種制度與眾諸侯一日兩餐的制度截然相反,畢竟消耗會多上不少。不過也獲得士兵的感激,在他們看來郭嘉這是體恤士兵的表現。
好吧,其實郭嘉的主要原因是,自己不一日三餐就難受,又不好意思單獨開小灶,想了想反正袁紹家大業大,糧草充足,索性讓士兵們都一日三餐,還能振奮軍心。再說了,吃得飽,總歸幹活利索不是,糧草又不是我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