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清倏的說辭,深得淑貴妃的歡心,尤其是宮中太醫不敢說這腹中的胎兒是男是女,卻被史清倏一語道出。
淑貴妃不傻,不會真的就堅信了史清倏所說的‘應該是個公子’的話,但是太醫們因為懼怕惹禍上身,所以根本就不敢隨意說,即便是真的診出了男兒的脈象,也是不能說出來的。
而史清倏的話,正好就給了她這個希望,叫自己心中萬分愉悅。
說是家宴,皇上沈倫或許是怕孩子們拘束,也就自始至終沒有前來參加。
皓月已然當空,有如一盞明燈,懸在那漆黑的天幕之上。俗話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但史清倏看著這十五日的圓月,也已經滾圓如玉盤一般,沒有一個稜角。
不過這八月十五日,向來都是遊子歸家的時節,今年的八月十五,中秋佳節,史清倏看著天空中皎潔的皓月,卻思慕起一個人來。
不知北漠大營那裡的月亮是否也像京城裡一樣的圓潤明亮。
北漠,大國之重將大營中。
“王爺,今日三隊的將士們從邊城那邊經過時,裡面的百姓們特地多打了些月餅,便帶回來給兄弟們常常。”一名將士拎著一隻簡陋的竹筐子走進了沈夙的營帳之中,他痛快地將竹筐蓋子掀開,露出了裡面堆疊著的金黃的月餅。
長吾一看,眼前一亮,自從來到北漠,不管是吃食還是用度,都一切從簡,平日裡,他也沒覺得月餅的好,今日才覺得那焦黃的月餅顯得那樣可口。
他急忙拿了一塊,一咬便是大半個下去了,“嗯,王爺您嚐嚐,好吃得很!”
沈夙點了點頭,也拿起來吃了一塊。
他一言不發地走出了營長去。
即使是中秋佳節,大營中的將士們還是在勤加操練。有線報說,鄰國的兵馬已經在逐漸向著北漠邊境移動,這大戰或許十日之後,又或許明日,便會一觸即發。
沈夙抬頭看著皓月,他並不懼怕戰爭,反而是在精神飽滿地等著它。因為他知曉,只要這場戰爭得勝,他便有了最為合適的理由即刻回京。
他手中把玩著那兔子形狀的荷包,這些日子以來,伴隨著他的出了手邊的利劍,就只有這荷包了。
所謂‘千里共嬋娟’,身在異處、相隔千里的人此時才理解,為何世間遊子們都藉著頭頂的月亮來寄託相思。
因為它足夠明亮,能讓千里之外的人們在同一時刻,瞧見一樣的風景,思念之情,也隨著那柔美的月光一同溢了出來。
京城這邊的晚宴也已經到達了尾聲。
眾少爺、小姐紛紛為淑貴妃獻上賀禮,不過也多是小孩子用的新衣服、或是長命鎖一類的東西。淑貴妃雖說連連感謝讚歎,卻也未免覺得有失新意。
直到史清倏叫小蓮拿上自己準備的賀禮之時。
只見她從精緻的木盒子裡面取出一隻枕頭模樣的東西來,遞交給了淑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