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東目光堅定地看著自己的父母,說道:“爸,我想好了,我能吃得了苦。”
王富民兩口子陷入了沉思,自己兒子說得一點都不像是玩笑話。
望子成龍,是多少父母心中共同的想法,然而能成龍成鳳的人才有幾個,大多數人也不過普普通通而已。
吃過午飯,王少東捧著《養雞指南》到楊樹底下的陰涼裡面看去了,然後趙士玲便小聲得問自己的丈夫:“當家的,咱兒子這麼有出息,要是真不打算上學了在家養雞可怎麼辦啊?”
王富民滿不以為然得說道:“他吃不了那個苦,我看咱們得抓緊時間上雞了。”
趙士玲不理解丈夫的意思,皺著眉頭問道:“你不是說現在咱們村裡雞瘟厲害,不能上雞嗎?”
“情況不一樣了,我今天遇到縣畜牧局的技術員小李了,他跟我說咱們村何家慶家的養鴨場是攤上禽流感了,下一步只要給小雞仔注射禽流感疫苗以後就不要緊了。再說了,現在上雞,那肯定能賺大錢。”
活雞的價格已經連漲了一個月了,這讓王富民心裡早沉不住氣了。
按照現在的價格,活雞的批發價已經到五塊五了,零售價更是馬上到八塊,這利潤實在是太豐厚了。
“最重要的,是兒子不是打算在家養雞嗎?咱們就讓他養,他覺得累了,不如上學舒服,就會乖乖得到學校裡面復讀。憑著咱們兒子的水平,隨便複習幾個月,考個重點大學還不是很輕鬆嗎?”
王富民以前也不知道自己的兒子究竟學習有多好,今年高考算是知道了,他兒子是高考全市狀元。
趙士玲現在終於明白了丈夫的主意,點著頭說道:“這倒也是個辦法,可是,萬一兒子要是真吃了這苦,咱們怎麼辦?”
王富民立馬說道:“咱兒子要是連這苦都能吃了,那咱們以後還擔心啥?咱們兒子將來肯定能幹成點事啊!”
趙士玲一聽也對,便打定了主意同意讓自己丈夫上雞。
不過,這上雞可不是一句話說完了就給人家雞苗孵化場打電話把小雞苗運過來就行了。首先,養雞場這邊要進行前期的準備工作,這也是很辛苦的。
王家有兩個養雞大棚,第一批雞用的是南邊那個大棚,然後第二批雞,就應該用北邊那個大棚了。王家是大棚散養,現在是夏天,還不用取暖,如果是到了冬天,就得考慮鋪地爐子取暖用了。
兩口子商量好了,然後王富民和趙士玲兩個人走到了正在兩個大棚中間的楊樹底下的陰涼下看書的王少東旁邊。
“兒子,我和你娘商量了商量,我們家準備上雞,你有什麼意見嗎?”
王富民很少採納王少東的意見,但是卻很樂意聽聽自己兒子的意見,王少東也一直了解父親的脾氣。
“很好,很合適。”
自從從棋山宋濤家回來之後,王少東在對待養雞上面的看法,就發生了重大的轉變。
以前他認為養雞一定要跟對市場,因為市場上面活雞的波動很大。但是他從棋山的炒雞店裡瞭解到,五個月的小公雞的市場價格一般在五塊錢到八塊錢的範圍內波動,但是十個月左右的老公雞的價格卻很少掉下十四塊錢一斤,所以養老雞,無論什麼時候都有利潤可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