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人無法去開口為自己辯解什麼,這才是案件最為致命的缺陷。
“嗯,具體的開庭時間審判院那邊會通知你們的,耐心等待就行了。”
又和對方說了幾句,李晨便結束通話電話。
現在的他也是有些好奇,那些被告又會拿出什麼樣的證據進行反擊?
尤其是那位分析張學舟是在包裝的博主李大錘,他手底下又有沒有實錘的證據?
張學舟的認親,到底是經過“包裝”的故意而為,還是機緣巧合?
李晨個人感覺,這一切的一切都並沒有表面上看上去的那麼簡單。
案件,本身就有太多的疑惑點:
首先就是有關於張學舟養父母這邊的問題。
第一,張學舟的養爺爺奶奶知道他們抱來了一個孩子,花費了二萬多塊錢,為什麼在張學舟在尋找親生父母時並沒有直接告訴他。
如果他們是想要張學舟成功尋親,那他們就應該直接告訴他才對。
可要是不想張學舟尋親,那也可以直接向張學舟坦白他的來歷,又或者燒掉尋親關鍵性的疫苗本。
因為劉學舟之所以能夠成功找到親生父母,靠的就是他們的疫苗本。
第二個問題,有關於張學舟生前在學校的情況,作為他們的養親,他們是真的不知道麼?
如果不知道,為什麼又會讓張學舟不斷的轉學。
可如果知道,又為什麼只是轉學,張學舟在學校到底是個什麼情況,為什麼他的老師和同學都排斥他,就連那些孩子的家長也要讓自己的孩子去孤立他?
這其中,到底有沒有什麼隱情?
還有好多好多疑惑的點,讓李晨也是有些想不通。
張學舟到底是真的尋親,還是利用自己的熱度賺錢。
他本人的操作也給人一種怪怪的。
第一是在他面對自己親生母親拉黑和不負責任的對話時,第一時間想的不是報復,而是看在所謂親生弟弟的份上原諒他們。
你自己是被賣給別人的,而親生母親又說出那樣傷人的話,你竟然還要原諒他們?
憑藉你手中的證據,舉報他們也一定會成成功。
第二,在面對網暴時,他的選擇方式不是將自己的證據公佈出來,而是自殺。
第三,如果他只是受不了網暴才選擇了輕生,那他絕對不可能會發一個七千字的微博講述自己的“困難”過往。
這麼做,到底是為什麼?
如果張學舟只是想讓別人知道他的苦難過往,那他又怎麼會自殺?
忽然間,李晨想到了一種可能。
也許…
張學舟決定不起訴他的父母,並不是看在他弟弟妹妹的份上,而是他知道自己起訴了他們也沒有用…
可能…
張學舟的親生父母那邊有著自己的人情世故,張學舟知道自己鬥不過他們才會選擇用死亡的方式進行對抗…
這種可能性,並不是沒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