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就捂住了嘴,他原本是想申請重審所有條例,讓城隍神來說道說道天道的判處到底有沒有道理。
不率先提出他最在意的點,還能多獲得些額外資訊。
宋玉善心中瞭然,對他使用了辨善惡法。
這人一共歷經兩世,第一世做過點好事,不過不多,最後得的功德勉強能把資源消耗扣的填平,這才有了第二世。
但也沒法投胎成智慧生靈,只能做了一棵果樹。
本以為這次穩了,肯定能賺很多功德,果樹一身的東西,全都是利他的,又不像人似的,需要吃喝拉撒,還會破壞環境,至少能讓他下次投胎成人了。
沒想到到頭來,功德是賺了,卻沒有他想象中的多,只有幾十點。
還因為消耗資源,而扣了十點功德。
比他的預期差遠了,完全不理解怎麼會這樣。
反正最後剩的功德只有這麼多,不夠投胎做智慧生靈的,索性花了十點,申請重審來了。
宋玉善弄清楚了前因後果和他困惑的地方,馬上就有了對策。
父親在手稿中說,這種前幾十,有點小功德,但又不夠投胎做智慧生靈的真靈,最喜歡申請重審來探天道獎勵懲罰功德的規則了。
面對這種情況,廢話不多說,直接一步到位就可以了。
她拿了一個冊子出來,扔給了堂下的真靈。
真靈一個哆嗦,沒有接住。
真不是他慫,他只是個才歷經了兩世的小萌新真靈而已。
堂上城隍剛剛看他的那一眼,他感覺自己的靈魂都被看透了,有種裸奔的不適感。
“先看看這個冊子,看完後還有疑問再陳明!”宋玉善說。
這人第一世好歹也是個大學生,理解能力是有的,這冊子肯定能看得懂!
“是!”真靈撿起冊子。
冊子封皮上寫的是“常見的真靈疑惑三十問”。
翻開目錄:
“第一問:為什麼消耗世界資源會被扣功德?”
“第二問:為什麼我做了這麼多好事,卻沒有多少功德?”
“第三問:為什麼植物、石頭、風……也會被扣資源消耗功德?”
……
真靈驚訝的發現,前三問正是他在意的問題,往後的其他問題也都是讓他在意的。
他顧不得瑟瑟發抖,趕緊看了起來。
這個只有三十頁的小冊子,是父親在多年的工作中總結出來的。
他為了快些完成工作,多一些時間陪母親,把工作中常遇到的情況和他對應解決問題的話術總結成了一個個小冊子。
像這樣的冊子還有許多,城隍審事中六成的事務,都能用冊子直接解決。
他認為,真靈第一次投胎都是凡人,而且鮮少早逝的,理解能力都在這裡,看小冊子比他一條條講要清楚明白,他也能省些功夫。
這次為了給她減輕負擔,父親把自己的工作小妙招全教給了她。
宋玉善悉數學習,並且運用上了。
比起她一條條來講,小冊子上的解答更全面一些,真靈看過後,未來遇到了問題,回憶起來看過的內容就能心裡有數了,不至於一次次的撞審事鍾了。